韓強
發行一年還沒上市的通海高科要進行“重組”,引起輿論一片嘩然。去年7月通海高科發行1億新股,當時就有媒體報道,通海最初的配售中有“內幕交易”嫌疑,是有關部門的干預造成了這一結果。因為按規定,戰略投資者須具備持股期限半年以上、彼此有業務上下游關系、有供貨協議等條件。基金只具備最簡單的條件,引起了機構之間的內訌。有人揭發,通海高科的主要發起人、大股東江門市高路華集團有限公司,可能存在出資不實、虛增利潤甚至挪用募集資金等問題。
據說,世貿廣場的建成,將結束河北省沒有五星級酒店的歷史,國際大廈的上市正是為了充當世貿廣場的提款機,它本身的經營并不是最重要的。而通海高科的液晶顯示器,作為吉林省“一號工程”,正是采取資金有缺口找股市、業績不夠找伙伴的方法,結果陷入泥潭。可謂無獨有偶。
1995年,國家電子工業部計劃把投資金額為50億元的彩色液晶顯示器項目定點企業放在東北。吉林省“經過一番努力”,拿到了項目,省政府在1998年前后先期劃撥2000萬元啟動資金,又從財政借款2.5億元,并將吉林省1997年的六個上市指標之一配給該項目,決策者采取的融資渠道主要是發行股票。去年7月3日,通海高科正式發行股票,融資16.88億元。但原計劃7月10日掛牌的股票,8日卻被證監會緊急叫停。原來,企業上市要有3年贏利,而一個帶著資金缺口上馬的項目,哪來的3年利潤?這就是吉林電子集團要找江門高路華的原因。
有分析認為,作為一個二流彩電企業,高路華在通海的合并報表中存在虛增利潤的可能。它所上報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遠遠高于其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中華數碼信息,而且母公司已連續兩年出現嚴重虧損。
那么,國家電子工業部計劃把投資金額為50億元的彩色液晶顯示器項目定點企業放在東北,是否經過可行性論證?吉林省又是怎樣“努力爭取”到這個項目的?再有,中國國際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為通海高科設計的融資方案,24天就通過預審,為什么沒對高路華的經營狀況作更深入的調研?
中金公司原來是通海高科的主承銷商,但在預審材料上報證監會并有可能獲得通過時,卻決定不再擔任通海高科的主承銷商。不久,國泰君安接任主承銷商。一位高層人士說,項目到國泰君安手上時,證監會的預審已經通過,他們只是接了最后一棒。通海高科發行股票是由北京中慶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的,但“中慶”已人去樓空。人們會不會想到:誰在后面鼓勵中金公司24天就通過融資的預審方案?誰鼓勵國泰君安來接這最后一棒?這兩家公司有沒有可能受到某種暗示和壓力呢?
從分析看,募集資金的數目并沒有差距,但10個億還了銀行貸款,股市成了提款機,通海高科的液晶顯示器再生產還有資金嗎?現在,那些手持股票的“法人”們還希望通海高科趕快上市,要讓二級市場來買單呢。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