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時下不斷涌現(xiàn)出的上市公司內部人控股之舉,不免讓人憑生“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之感慨。這種已在國外證券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現(xiàn)今發(fā)生在尚不太成熟的國內市場,這正表明,隨著國內周邊配套市場的成熟與完善,以及市場環(huán)境的日趨寬松與健康,我國證券市場已漸趨成熟。
所謂周邊配套市場的成熟,即指經理人市場與公司控股權市場的成熟。深交所綜合研究所研究員、管理學博士孔翔認為,經理人市場的日益成熟,使經理人渴望獨立成為了必然。在國外,一旦經理人對公司激勵機制不滿,或是認為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難以一致,或是發(fā)現(xiàn)當前公司機制可能制約公司資產增值,或是認為公司市值被低估之時,由經理人以收購兼并方式控股公司、將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握于一手,就成了經理人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選擇。
公司控制權市場的成熟,又保證了經理人實施控股的積極可行。通過收購兼并,經理人的目標與公司目標趨同,公司資產增值成為共同的第一大目標,由此將最大限度地調動經理人的積極性,避免了由“股權不相干”或“股權相干甚少”的經理人對公司進行委托代理所造成的種種弊端。
因此,如果市場成熟完善、中介盡職履約、監(jiān)管全面得力,那么,公司管理層收購對上市公司而言,是件好事。
孔翔介紹說,公司管理層收購上市公司在國外是較為提倡的做法,且多是銀行貸款予以支持收購。而在目前多家上市公司推行管理層收購的公告中,對收購資金的出處均沒有作任何的交代,欠缺對收購行為公平性、公正性的判斷依據(jù)。對此,孔翔認為,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收購模式并不值得提倡,并需要對其今后可能發(fā)生的關聯(lián)交易予以特別的關注。他提到,有國外案例證明,一旦“一股獨大”的公司因關聯(lián)交易而遭到其他股東的質疑時,第一大股東就有被“逐”出公司的可能。
上市公司內部人控股現(xiàn)象的增多,據(jù)分析,還有一個歷史原因使然,那就是還民營企業(yè)以本來面目。
以往不少上市公司的前身實際上為民營或私營企業(yè),但為了爭取上市名額,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得不掛靠某個上級主管部門,即戴“紅帽子”,由此衍生出了所謂的國有股權。而隨著政策環(huán)境的寬松,隨著國有股減持的推出,這部分上市公司便通過“內部人控股”,還民營企業(yè)的本來面目。
而對目前市場談論較多的“內部人控制”現(xiàn)象,孔翔認為,“內部人控制”是指來自公司外部與來自公司內部的監(jiān)控均處于失控狀態(tài)的情況,與“內部人控股”不能混為一談。目前如東亞家族制企業(yè),就屬于內部監(jiān)控式,歐美公司則以市場監(jiān)控為主,德日公司多以銀行等外部監(jiān)控為主。
可以說,周邊市場的成熟,是上市公司內部人控股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催化劑,而選擇現(xiàn)階段掀起內部人控股的熱潮,則是在“國有股減持”大潮帶動之下的順勢而為。正如深交所博士后工作站的段亞林博士后所認為的,隨著國有股的減持,推出BMO的上市公司將會越來越多。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