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法人股市場就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法人股拍賣、征集法人股的廣告鋪天蓋地,拍賣會一場接著一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5月31至6月2日,在上海、天津、安徽、哈爾濱等地的拍賣專場就近10場。其密度之高,規(guī)模之大,似成燎原之勢。另據(jù)統(tǒng)計,自2000年6月行情啟動以來,絕大部分法人股已有50%以上的漲幅,單是今年年初至今,平均都有30%-50%的漲幅,不少個股更是漲了1倍有余。
毫無疑問,法人股的火爆源于一種預期:隨著轉(zhuǎn)配股已全部成功上市、國有股減持聲聲急、B股發(fā)起人法人股獲準流通以及證券市場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法人股的遺留問題也將遲早提上議程。
決定價格因素多
由于尚未上市流通,法人股的市價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基本上與每股凈資產(chǎn)、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總盤子、宏觀政策的走向、市場的供求關系等密切相關。公司上市的時間也很關鍵,市場似乎已形成一個不成文的游戲規(guī)則:越早上市的公司股價越高,理由是參考國有股減持的先進先出辦法,越早獲準流通的機會越大。
但這些因素在不同的時段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譬如有時市場上貨源少,而投資者趨之若鶩,需求遠大于供給使價格被哄抬得很高,但如果下次拍賣在同一個時間和地區(qū)有多場開拍,價格反而可能出現(xiàn)大幅回落。
有時買賣場地也會影響價格。同一標的在知名度不高和人氣較旺的拍賣行會出現(xiàn)10%以上的差價。也有人通過媒體發(fā)布廣告征集大批量的法人股,這種通過協(xié)議轉(zhuǎn)讓直接成交的法人股一般價格都比拍賣價低,同時還省卻一筆不菲的拍賣中介費。
一般而言,法人股的起拍價和成交價都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即上一場成交價基本就是下一場的起拍價。但有時也有例外。有的股票一場拍賣會漲30%以上,如ST東海在3月13日的一場拍賣會上,一筆5萬股從每股1.0元漲至1.3元成交;燈塔油漆也從2.5元漲至3.25元。輪胎橡膠1月12日一亮相就從2.1元飚升至3.15元。同一場拍賣會上,同一標的物的成交價也可能參差不齊,如氯堿化工在2月8日滬上的一場拍賣會上,價格就分幾個檔次:15萬股(2.1元-2.8元,前為起拍價,后為成交價,下同),15萬股(2.7元-2.9元),5萬股(2.65-2.8元)等等。
熱點跟著二級市場走
目前在法人股交易中唱主角的都是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法人股市場也漸漸出現(xiàn)了與流通A股極其相似的特點。最近隨著二級市場上重組股的輪番活躍,原來乏人問津的ST類法人股也開始成為“香餑餑”,如ST棱光、ST東北電等。個別法人股最近漲得風風火火,ST粵海發(fā)從4月14日的起拍價4.18元飚升至5月19日的5.04元,一個多月內(nèi)漲幅超過兩成,比其同期二級市場的流通股的漲幅6.6%高得多。
統(tǒng)計顯示,二級市場大受追捧的股票,其法人股也會表現(xiàn)不俗。這是因為二級市場的一些利好對法人股和公眾流通股來說都是共享的。對于一些有增發(fā)概念的公司,實施增發(fā)后凈資產(chǎn)大獲提升,其法人股股價自然找理由大漲。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法人股市場的持續(xù)活躍將吸引更多的人氣,貨源也越來越多。如同A、B股的比價效應一樣,流通股價對法人股價也有很強的比照作用,但多大一個比例被認為具有高投資價值、多大的比例又算得上增值空間不大,市場目前尚無定論。
進入【新浪財經(jīng)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