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一月,回憶起4月份競標和發行2001年第三期記賬式國債的“業績”,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羅善強仍然喜形于色。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證券公司,此次一舉中標10.1億元,在62家承銷商中拔得頭籌,并且提前完成了分銷任務。“不是我們火,是債券溫度高”羅善強說,國債是“金邊債券”,向來供不應求,銀河為創造市場形象,這次只能“忍痛割愛”,僅自留出5000萬,其余部分任由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各分一半。
搶手的債券
今年3、4月份發售的憑證式國債出現了“搶買”的場面: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60%以上的網點當日上午即賣完配額,不少居民頭天夜里就在銀行門口排隊等候。4月份的記賬式國債同樣火爆,上市兩天,不少證券公司的營業部即告脫銷……國債的確是金邊債券:收益雖不高,但有國家信譽擔保,還無需支付個人利息所得稅,利國利民也利于銀行和券商優化資產結構,近年來,國債市場一直保持著供不應求的局面。有統計表明,近年來國債投資始終與居民儲蓄存款同向增加。
國債滿足了“低收益、低風險”的投資需求,企業債券則以其“高風險、高收益”的誘惑吸引著越來越多投資者。1998年的吉化集團公司債券、1999年的三峽債券及2000年的寶鋼中央企業債券等,熱銷程度與國債不相上下。
金融債券也有不俗表現。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該行的政策性金融債券的發行量占比超過90%。截至2000年底,開發行已累計發行金融債券8272億元。目前該行發行長、中、短期和固定利率、浮動利率等多品種債券,并實行完全市場化的發行和回購。金融債券準國家級的市場信譽、良好的收益性和流動性使其成為廣大投資者普遍偏好的、僅次于國債的重要投資工具。
此外,伴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金融產品需求的多樣化,可轉換金融債券、儲蓄債券等債券品種也備受推崇,呼之欲出。
尚難盡如人愿
去年,我國包括國債在內的證券市場融資達6400多億元。其中,國債融資4800多億元,股票融資1400多億元,而企業債券融資僅100多億元。滬深兩地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逾千只,而交易中的企業債券只有13只。各種債券發行量嚴重不平衡、債券品種單一和流動性差是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的主要問題,亟待改革與創新。
企業債券規模小、受限多。企業債券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充足的市場信息和市場化的流通機制。在具備了上述條件的發達國家,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從規模、品種到流動性,都堪與股票并論,成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我國企業債券發展十多年來幾起幾落,歷經90年代初的企業債券熱與90年代中期的兌付危機,直到1997年以后,一批歷經改革洗禮的中國企業真正具備了發行企業債券的條件,加上連續降息以及鐵路債券、中信債券等幾個信譽高的企業債券的熱銷,才使企業債券有了恢復性的發展。但據統計,目前長期建設國債年發行額達到1500億元,而企業建設債券年發行額僅二三百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企業債券市場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主要是國家對企業的發債資格和發債品種限制過多過死造成的。比如,企業債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存款的40%的規定,使企業債券市場缺乏價格彈性,不符合“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的市場規則;也使一些企業變相提高企業債券的實際收益率,擾亂了企業債券市場運行秩序。
國債市場分割割據,流動性差的問題十分突出。銀行間國債市場、滬深交易所國債市場和面向居民的憑證式柜臺市場的分割格局以及非市場化利率的存在,影響了國債的市場流動性,也導致國債品種不夠豐富,阻礙了國債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加快發展 更上層樓
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證券市場,在中國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建立一個符合國際慣例、反映市場經濟要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債券市場,更顯得刻不容緩。
要盡快打通政策通道,推動債券市場發展。企業債券必須結束沒有規模、不成氣候的局面———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今年4月召開的中國國際投資論壇上表示,要進一步推動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發行企業債券歷來是“國”字頭大企業的“特權”,這種現狀有望盡快結束———國家計委有關負責人日前在京指出,民營企業發行債券不存在法律障礙。
要從債券利率市場化入手,推動國債利率市場化進程,為統一國債市場打下基礎;改革和完善企業債券審批和流通體制,盡快按照發行人信用高低、市場供求狀況等相關因素確定企業債券利率,體現“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回報”的市場規律。
要進一步豐富債券的品種,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日前表示,開發行將進一步擴大金融債券發售和交易范圍,實現債券發行的連續化、規范化,強化市場研究,針對不同投資者需求設計債券品種,保持發行短期金融債券的業務,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成長發育。
目前股票一級市場的游資有5000多億元,保險公司資產有3300多億元,截至4月末,居民儲蓄存款超過68365億元,還有大量的企業自有資金。有專家指出,如果能消除政策性障礙,債券市場的發展空間將十分廣闊。(本報記者 曲哲涵)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