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聚焦新股重發 > 正文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 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14:33 北京現代商報

  “證監會停發新股啦!”一陣急促的鈴聲響過,電話里傳來興奮聲音,“新股定價方式改革,股票發行將向機構投資者詢價,在新的定價方式出爐之前暫停新股發行!”

  得到訊息后,記者急忙登陸證監會官方網站,發現相關征求意見說明文件確實已經掛出,盡管業內對新股發行機制改革已經有所預期,但沒有人會想到來的會如此之快!

  股票發行 上市公司要看基金眼色

  “事情的確來的有些突然”,某券商研究員向記者透露,“上周六全國人大剛剛公布了公司法、證券法修正案,證監會就馬上推出股票發行改革辦法,這樣的跟進速度前所未有!”

  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證監會對新股改革辦法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換句話,在本次‘征求意見’推出之前高層就已經和市場人士做了充分的溝通,否則不可能這么迅速的做出反應”

  事實也的確如此,有確切消息稱,上周四、周五證監會召集各大基金公司、機構領導進京開會,而主要議題就是改革新股發行機制。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很多基金公司本來對上述會議參與熱情不高,周四的會議很多基金就沒來參加,而周五,證監會下令所有機構必須參會,本次推出的各項改革方案才最終得以成型。”

  按照證監會的觀點,“目前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實力顯著增加,機構投資者的定價分析能力和參與確定新股發行價格的意愿不斷增強,引入向機構投資者詢價機制恰逢其時。”

  詢價發行 機構風險綁定二級市場

  然而有基金經理私下對記者表示,“證監會改革新股發行體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最近上市的股票屢屢跌破發行價格,表面上是因為新股發行市盈率偏高,實質上則是機構不入場買股票。改變新股發行就是要將各大機構推入市場,把機構利益與二級市場利益綁在一起!”

  新版意見指出,“保薦機構應向參與累計投標的詢價對象配售股票:公開發行數量在4億股以下的,配售數量應不超過本次發行總量的20%;公開發行數量在4億股以上(含4億股)的,配售數量應不超過本次發行總量的50%。”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發行4億股的股票,50%也就有2億股由機構包銷,即便定價在4元一股,每只新股也要從機構口袋里掏走8億的真金白銀,盡管發行定價要向機構問詢,面臨二級市場的風險可想而知。

  隨著開放式基金規模的不斷壯大,基金逐步代替券商成為證券市場的主導力量,各大基金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未必愿意充當新股的救火隊員。但也有基金經理的態度相當坦然,“盡管新股發行機制改革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但畢竟是邁出了實質的一步,無疑是對機構投資者價值選股理念的促進!”

  停發新股 “6·24”井噴即將重演?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出臺的征求意見稿在新老政策的銜接方面做了特別規定,證監會決定在新版新股發行定價規定正式發布前,除上市公司再融資外,暫停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分析人士認為這有可能是繼“6·24”暫停新股上市后,對股票二級市場構成重大影響的又一實質政策!

  有分析師指出,“擴融節奏過快是導致股市持續低迷的直接原因,而暫停新股發行的消息一旦傳出,市場就可能做出激烈反應,今日不排除股市再度井噴的可能!”但該人士也著重提醒,“暫停新股發行不等于新股以后就不發行,在相關規章確立后,新股發行將再度提上日程。”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相關意見必須于9月5日前反饋至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業內專家透露,按照慣例,從出臺征求意見,到相關制度最終定案要經過1-3個月的時間,而其他行業的某些規章意見分歧較大,則可能拖延的時間更長。

  從這次的情況來看,證監會相關意見出臺前已經與市場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最終定案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有券商研究員表現的相對樂觀,“新股停發的時間長短并不重要,關鍵在于這給市場傳遞了一個明顯的信號,管理層對股市的連續調整已經有所觸動,而相關的政策扶持利好,將支持股市走出反轉行情。”

  在談到今天股市可能會做出的反應時,市場的觀點基本一致,兩個字——“井噴”。(商報記者 李壯)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基金不愿充當救火隊員暫停新股發行股市井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