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芳江映紅)記者從上海市工商局[微博]獲悉,前一陣異常火爆的法人股拍賣近來發生了明顯的降溫。專業人士指出,這是市場對法人股拍賣中存在的諸多“貓膩”的一種自然“報復”,該是對法人股拍賣采取措施大力規范的時候了。
據了解,法人股拍賣起源于三角債償付,最初由法院判決負債方以拍賣法人股方式變現抵債。當法人股拍賣市場逐步成為獨立于股市之外的另一個資金融通市場后,法規的監管措施卻滯后了,原因是有關部門對其存在較大的認識分歧:有人認為,法人股拍賣使不能上市的股票變相上市了,可能會對主板市場造成沖擊,應該取締;也有人認為,法人股拍賣有利于盤活民間資金,提倡大力發展。
在這樣的爭論中,法人股拍賣市場走過了一年的光景,其監管模式主要是資質審查,而日常監管則相對欠缺,“貓膩”就根植于此。例如租賃拍賣執照,主要發生在那些專門從事法人股炒賣卻不具備拍賣資格的企業或個人身上,他們同拍賣行達成承包協議,借用其營業執照、帳號、發票從事非法拍賣活動。一場法人股的拍賣往往是在拍賣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進行的,形成非常大的監管真空區。在具體操作中承包人多采取數個公司層層拍賣、定額收購等違法方式,至于作假帳、偷逃稅更是屢見不鮮。
競買人之間、拍賣人與競買人之間惡意串通是法人股拍賣的另一個突出問題。一些拍賣企業為贏取超額利潤,同委托人約定安排人員在拍賣時惡意舉牌競價,哄抬拍賣價格。據工商部門透露,為了幫助委托人實現較高的成交價格,上海某拍賣公司在今年組織的五次法人股拍賣中,均采用了類似的欺騙手段,當自己人中標時,就不再履行進一步的確認手續,嚴重損害了其他競買人的權益。現在這起案子已移交至公安部門。
市工商局合同處處長劉建德指出,法人股拍賣符合拍賣標的從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向生產要素升級的趨勢,有利于上海拍賣行業的發展做大,但如不加大規范力度,這一新生事物將會夭折。劉建德認為,要從根本上規范法人股拍賣,加強法規建設是當務之急。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