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研究機構中能興業投資咨詢公司公布了四家龍頭白酒公司塑化劑檢測報告。繼茅臺之后,五糧液也“中招”,包括茅臺兩款酒、五糧液四款酒、洋河三款酒以及兩種習酒,均檢出不同程度的塑化劑檢出,多數產品超標,而且檢測結果顯示出高檔酒塑化劑含量較高,低檔酒則相對較低,其中樣品中塑化劑含量最低的是五糧液感恩和洋河天之藍。塑化劑風波已經從酒鬼酒擴展的茅臺后,席卷整個白酒行業。我們之前就提醒過投資者在行業發展速度過高,基酒產能明顯跟不上的情況下,白酒企業普遍大量外采基酒。而之前由于沒有相關檢測,白酒企業對已經銷售出去的各批次白酒完全沒有辦法保證哪一批超標、哪一批不超標。而行業協會之前公布的多數酒企有相關問題,而且越高檔的白酒含量越高的報導也被證實。看來酒廠不是送檢的新酒可能不超標,但已經銷售到消費者手中的白酒和經銷商手中的白酒均難以保證其是否會有問題。而現在白酒企業就算主動送檢或申請抽查恐怕已經完全無力自證清白了。
而且此事也說明高檔白酒、尤其是年份酒確實只是營銷的噱頭而已,而塑化劑主要來源可能正是是高檔白酒的添加劑。多數酒廠只是憑借概念炒作通過酒精酒在賺陳釀的錢。這樣最可怕的是龐大的經銷商庫存和社會上的收藏酒,哪怕其中只是有10%的是不符合標準的,那么藏酒投資等待升值的神話也將被徹底終結。而且藏酒的基本邏輯已經禁不起推敲,因為那不過是工業化生產的產物,完全不具備稀缺性。可能帶來的龐大的去庫存壓力可以用排山倒海來形容。那么在消費需求已經和廠家大干快上的產能競賽中顯得不可能匹配的大趨勢下,白酒的食品安全危機絕對屬于是雪上加霜。
當然我們相信,整個白酒行業不可能應為塑化劑而消亡,但白酒行業再次經歷了十年黃金發展期,確實畢竟走上一個還債和整固的周期了。多數酒廠憑借概念炒作通過酒精酒賺陳釀的錢的日子恐怕要經歷洗禮了。隨著中國整體消費者收入的提升,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必將帶來真正的優質優價的產品的市場不多擴展。未來的市場應當是陳釀的歸陳釀貨真價實、純糧釀造的,減少外購基酒,品質管控更多酒廠本身的可控度提高,酒精調試的回歸消費品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