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還不知道德隆系股票在2004年之后一反常態的下行,究竟意味著什么,但其歸去之意已經昭然若揭。德隆沒有選擇轟然倒下,而是選擇了悄悄地離去,這既表現了德隆的高明,也表現了德隆的無奈。而在后面艱難推動這個進程的,則是一種巨大的意志——一種呼喚公平、透明的強烈愿望。在經過刻骨銘心的劇痛之后,在政府和市場兩方面,這種意愿都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與此同時,在這種舉重若輕的嫻熟技巧中,我們也看到了來自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成熟及睿智。事實上,這種睿智和成熟一方面體現為舊式莊家的迅速凋零,另一方面則體現為新生力量的培育和成長。在2004年之后,我們看到以基金為代表的新的機構投資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雖然這些機構投資者存在著新生力量必然具有的幼稚和缺失,但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在信息披露上以及法規上所受到的制約,
已經與(以莊家為代表的)老一代機構投資者不能同日而語。看來,中國的經濟管理者們深知,在一個典型的信心市場上,是不允許有機構投資者的空白的。顯然,這正是維系市場新舊轉換最急需的寶貴智慧。
如果我們的判斷正確,那么,德隆黯然隱去的姿態,實際上就是中國證券市場一個時代行將結束的明確信號,是一個舊時代漸行漸遠的背影。于是,我們對明天的期待就有了樂觀的理由。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由新的意志,新的規則主宰著的未來。改革開放以降,中國的金融風險一直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持續積累。所幸的是,在90年代晚近,中國的政治領袖們對此已經表現出深切的憂患意識。種種跡象也都表明,中國的新一代領導人在經過多年的思考之后,正在金融改革上迅速地進入角色。從南方證券的行政接管到兩大國有銀行的再注資,再到國務院發表的“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
定發展的若干意見”,2004年一開頭的幾件金融大事中,幾乎樁樁都透著“金融改革”的氣息。中國金融似乎正在全速進入又一個改革時代。然而,風起于青萍之末,這些看似突兀的改革實際上已經醞釀多時。這種醞釀不止是意味著金融風險本身的逐漸集聚和迫近,也同樣意味著中國政治領袖們應對這種風險的知識和經驗積累。(摘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證券市場批判》 作者:袁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