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暴利高過煙草業和石油業”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去年前三個季度,16家上市銀行的凈利差收入超過1.2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80%。一家大型銀行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企業利潤那么低,銀行利潤那么高,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利潤。”那么,銀行暴利是怎樣產生的?其主要危害又是什么呢?
銀行(本文所說的銀行均指商業銀行),通俗地解釋,就是倒騰錢的地方。
對多數百姓來講,日常消費節余下來的錢都會考慮存入銀行。把錢存入銀行無非有兩個主要目的:首先是安全,如果放在家里,容易被盜或因火災等自然災害受到損失;其次是獲利,存銀行可以獲得利息收入。
有了儲蓄,銀行就可以把千家萬戶的閑散資金匯集起來使用。銀行不是直接使用這些錢,真正的使用者是企業。企業找銀行貸款,用貸款作為資本從事生產經營,創造利潤。當然,企業貸款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那就是要支付給銀行利息。
貨幣在不同的人手里起著不同的作用。貨幣在銀行那里就是借貸資本,如果銀行不把錢放貸出去,在金庫里睡上100年也不會生產出一分錢的利潤來。貨幣轉移到企業那里就成了產業資本,企業可以用這筆資本金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通過生產過程(勞動作用于資本的過程)產生利潤,也就是剩余價值。毫無疑問,資本本身不能創造剩余價值,唯有勞動可以創造剩余價值。由此可見,銀行貸款利息來自企業利用貸款所創造的利潤,是對企業利潤的部分索取。可見,貸款利息也是由勞動創造的。
既然利息是勞動作用于資本所產生利潤的一部分,這就存在銀行與企業就同一資本的利潤分享問題:銀行獲利多,企業獲利就少;銀行獲利少,企業獲利就多。
以上分析的是貨幣作為資本時利息的產生。如果貨幣作為商品,利息就是買賣貨幣的費用,利率就是單位貨幣的價格。
有了買賣關系,自然就產生了供需矛盾。對銀行來說,貨幣的供給來自儲蓄,需求來自企業借貸。利率高,居民的儲蓄意愿增強,也就意味著貨幣的供給量增大。反之,利率降低,居民的儲蓄意愿減弱,貨幣的供給量減小。反過來理解,儲蓄增加,銀行為了防止貨幣積壓,必然要降低利率。儲蓄減少,銀行為了買到足夠的貨幣,就要提高利率。
不管從資本的貨幣來考察,還是從商品的貨幣來考察,利率都會影響到企業貸款的欲望。利率降低,意味著企業分配給銀行的利潤份額減少,企業凈利潤增加,投資欲望增強,貸款額度增多,生產規模擴大,商品供給量增大,導致商品價格下降。
我國銀行名義利率雖然并不算低,但如果剔除通脹因素,實際利率則很低。最近20年來,中國大約有一半的時間銀行存款實際利率為負,比如1994年,一年期存款實際利率為-13.12%,2011年為-2.15%。
世界上多數國家物價控制得比較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增幅基本上在2%上下波動。歐盟等國家把2%定為CPI的警戒線,超過2%就要進行宏觀調控。我們以1990年各國100個貨幣單位可購買的商品為例,到2010年購買同樣的商品,中國則需要247.8個貨幣單位,而日本僅需要105.8個貨幣單位,法國為140.0個,德國為147.8個,加拿大為148.6個,英國為160.2個,美國為161.7個。通過對比可知,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遠遠超過了歐、美、日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水平,這與我們的銀行存款超低利率不無關系。
銀行是買賣貨幣的地方,它低價買,高價賣,通過價差獲得利潤。目前,中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5%,1~3年期的貸款利率為6.65%,利差為3.15個百分點。假如銀行從儲戶手中用103.5萬元買100萬元貨幣,然后把這100萬元貨幣用106.65萬元倒賣給企業,這就賺了3.15萬元。
中國目前的通脹壓力仍然很大,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提高存款利率,絕對不能讓存款實際利率為負,也就是說,要讓名義利率高于CPI的增幅。例如,2011年CPI的增幅為5.4%,我們就應把一年期存款利率設定在5.4%以上。鑒于我們的利差過大,貸款利率可以維持不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存款實際負利率危害也很大。錢存入銀行,越存越不值錢,于是,居民們紛紛把存在銀行的錢取出來購買房產等耐用品,避免自己的財富縮水。由于社會上起商品交換中介作用的流通貨幣增多,而用于資本投資生產的貨幣減少,這就導致商品需求大于供給,推高通脹。在存款負利率的情況下,有效抑制通脹幾乎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除了眾所周知的超量發行貨幣是通膨的一大推手外,銀行暴利是通脹的另一只推手。銀行暴利歸根結底是壟斷造成的。只有實現利率市場化,各銀行之間才能產生實質性的競爭,為了買到更多的貨幣,會爭相提高存款利率;同時,為了找到更多的貨幣買主,又爭相降低貸款利率。這樣,利差必然縮小,最后,使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穩定在貨幣供需平衡的水平。(劉植榮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