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中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總理溫家寶強調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等,來提振股市信心;盡管隨后證監會郭樹清主席也提出不少提振中國股市信心政策,但是滬深股市在連續大漲兩天后又回到原點,籠罩在中國股市上空一二年的陰云并沒有隨風而散,整個市場的中小投資者仍然處于觀望之中。
可以說,就當前中國股市來說,經過近兩年多的折騰,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到了低無可低的狀態,但是,作為一個投資市場,如果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投資者對市場未來沒有信心,股價最低也是沒有人愿意進入或不敢進入的。中國股市信心為何無法提振?原因何在?當前中國股市以下三大問題不解決,市場的信心要真正得到恢復是不容易的。
首先,一般來說,金融市場的核心是信用,是給信用的風險定價。只不過,不同的融資方式采取不同的信用風險定價工具而已。而信用是什么?信用就是不同的當事人的承諾。而當事人的承諾得以履行,都得用不同的方式來擔保。而信用擔保的不同,也就決定金融市場性質嚴重的差異性。如果信用來自市場,那么它就必須形成一套有效的法律及司法制度來保證信用的履行。比如發達國家的成熟金融市場就是如此。
而中國股市信用主要是來自于政府,因此其信用是由政府隱性擔保的。當股市的信用是由政府隱性擔保時,任何一個當事人過度使用這種信用是必然,因為他能夠把這種過度使用信用的收益歸自己,成本則讓整個社會或他人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過度炒作也就是必然。這就是中國股市內幕交易、違法亂紀等行為盛行的根源。
由于政府對信用隱性擔保,政府往往會成為整個股市主導者。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當事人的利益大小,并非取決個體對市場的分析與判斷,而完全取決于與政府行政權力的遠近。哪一類當事人與政府的權力越近,這類當事人所獲得的利益就越大;哪一類當事人與政府的權力越遠,其利益就越小,甚至于在市場中的利益為零或負利益。比如,通過政府行政審批進入市場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行政特許授權的證券公司及相關的當事人等,他們與行政審批的權力最近,那么他們就可以從中獲得利益最大。那些與政府行政權力沒有關系,自由進入市場中小散戶,除了極個別有特殊信息來源之外,個個都會被殺得落花流水、血本無歸。
治本才能根除弊端
其次,由于政府對股市的主導,及股市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隱性擔保,中國股市的制度安排與法律確立,不是通過公共決策的方式來獲得,而往往是通過部門的方式來形成,整個中小投資者很難在這種制度規則確立的過程中起作用,并讓其制度安排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比如說,當前監管部門所提出的各項制度改革,盡管對改進與完善市場會起到一定作用,但這些法律都只是調整整個股市利益格局的表象,并沒有觸及到如何來打破整個股市利益格局,及平衡各當事人的利益關系問題。無論是嚴厲打擊股市內幕交易,還是改進審批制度等都是如此。
因此,這些制度改革短期能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與權力靠近的當事人,很快就會找一種應付這種短期制度改革的方式。更為嚴重的是,如果靠近權力的既得利益集團,以現有的制度缺陷把其特殊利益固化為制度及法律時,把其不公平的交易收益固化為合法收益時,那么中國股市的制度改革更是要面臨巨大的阻力。在這種制度路徑相依的條件下,改革者要打破這種不公平的利益格局會更不容易。
要打破當前股市不公平的利益格局,提振股市信心長期的艱巨任務,就要對當前股市法律制度全面清理。在此基礎上,整個法律制度確立要通過公共決策方面來進行,而不是由少數部門來確定。不通過公共決策方式所形成的法律制度,要想平衡所有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是不可能的,甚至于這些法律制度可能成了少數人謀取利益的工具。或這些當事人可能把其利益制度化,把以往非法的制度合法化。這是當前股市的一種基本傾向。如果這樣,中國股市要得到長足的發展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當前中國股市所面臨的第二大問題。
第三大問題,就是“誰來監管中國證監會?”一個沒有受到監管與約束的絕對權力,一定絕對腐敗。可以說,當前中國股市的公信力為何不能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為何無法執行?為何中國股市的法律制度,能夠讓部門及個人利益制度化等,因為目前沒有一種制度安排,對中國證監會進行認真的監督,不能通過這種監督來形成市場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反之,中國證監會既是市場運作的運動員,也是裁判。整個股市完全成了證監會的市場。
可以說,面對中國股市的各種亂象,問題的根源往往就是從這三大問題開始。這三大問題不解決,中國股市要想真正繁榮并非易事。如果中國股市的改革不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而僅是看到問題之表象,僅是從一些細枝末節入手,要想真正提振中國股市信心是不容易的。即使一些短期政策可以短期內推高股價,沒有真正公正公平的市場過不久就會回到原點。所以,提振中國股市的信心就得從這三大問題入手,就得對中國股市的基礎性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易憲容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