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歆
半年多以來,在A股市場加速建倉的不僅僅是QFII,全國社保基金通過各種途徑加倉的速度也不慢。
在對待銀行股的策略上,全國社保基金放棄了一度A股和H股多點開花的布局,而是在H股市場減持,轉手增倉A股。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從6月初以來,全國社保基金減持工商銀行H股17億股,套現約80億港元;從2011年以來,全國社保基金合計減持逾52億股工商銀行H股和25億股中國銀行H股,合計套現約360億港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國社保基金為今年8月溢價認購交通銀行合計斥資85.45億元人民幣和79.16港元,約合183億港元,而該項認購的估值背景是交通銀行已經跌破凈資產。
持續減倉工行中行H股
港交所披露易數據顯示,從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13日,全國社保基金已經至少減持了逾52億股工商銀行H股,減持次數超過8次,持股比例由超過18%,降至11.99%;至少減持25.11億股中國銀行H股,減持次數超過4次,持股比例由超過14%降至不足10%。本報記者統計發現,全國社保基金從工商銀行H股套現約270億港元、從中國銀行H股套現約90億港元,合計套現約360億港元。
而且,對比以往年份全國社保基金的持股比例來看,2012年其減持工商銀行的速度較快。今年2月以來至今的10個月,全國社保基金對工商銀行的的持股比例至少下降3%,2011年全年下降也為3%,而2010年,全國社保基金的持股比例下降為1%左右。
中國銀行方面,全國社保基金的持股比例在2010年和2011年同樣分別下降1%和3%左右,但是今年2月以來,持股量比較平穩,即使有下降也肯定未達到1%的披露要求。
與行業景氣度下滑無關
對于全國社保基金的減持,有媒體認為是“內地經濟增速放緩及正在推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均對銀行股盈利形成負面影響”,也有人認為,“社保基金是逢高減持”。
從市場的操作層面看,這些說法無疑有一定的道理,但值得一提的是,全國社保基金的減持趨勢是從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上市后就開始的,期間中國銀行業經歷了2007年的快速增長、應對了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次貸危機、在2010年和2011年又保持了行業的快速利潤增長,甚至被質疑為“暴利”,直至今年才出現了銀行業的景氣度下滑。
數據同樣顯示,2007年以來社保基金減持基本都是采取二級市場這種相對緩和且低調的方式,而非通過大宗交易,且每次減持的數量較小,減持比例均不超過減持前持有量的0.3%。若真是看空中國銀行業,肯定要追求出手快,強調干凈利落。
市場人士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更傾向將全國社保基金的減持解讀為社保基金以戰投身份參股中資銀行后的一種正常后續操作,或是為執行某一原先設定資產配置比例進行的一種既定操作,并無特殊深意。
首先,社保基金屬于典型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對各行業的資產配置均設有目標比例,然后會通過一系列買賣操作逐步向目標比例靠攏。2010年末,社保基金對中資銀行的投資至少包括:中行(H 股,108.98億)、工行(H股,156.59億)、農行(A股,97.97億)、交行(H股,55.55億),以2010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價值約1783億元,單一行業投資占社保基金總資產(2010年末8566.90億元)的比例已經達到21%,這一比例很可能已經超過社保原先設定的銀行資產目標配置比例。因此,全國社保基金從2011年以來,略微加快減持速度也很合理。
其次,作為財務型戰略投資者,社保基金減持中資銀行H股也可能是為了鎖定收益。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上市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近年來紛紛減持,雖然各自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不一,但主要都是實現“獲利了結”。全國社保基金作為財務型戰略投資者,不可能永遠保持高持股比例不變,必然要采取對市場影響較小的方式逐步退出,每年減持一定份額的股權自然是不二選擇。
第三,港股市場運行的是做多做空的雙向機制,全國社保基金及時獲利了結也十分必要,不然就會淪為為境外投資者做空“買單”。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H股估值經歷了比較大的反復,由相對于A股折價到溢價再到折價,境外大小機構反復借雙向機制玩波段,這一點從全國社保基金的減持價格波動也可以看出一二。以工商銀行為例,其2010年披露的一筆減持價格為6.3港元/股,2011年披露的幾筆減持價格則在4.92港元/股-6.24港元/股之間波動,2012年披露的減持價格在4.5港元/股-5.6港元/股之間波動。
第四,從歷史經驗看,全國社保基金減持操作之后銀行股并不一定就會趨勢性下跌。例如,2011年3月1日社保基金減持工行H股之后,工行H股仍然繼續上漲,減持時點僅處于上升趨勢中的1/3位置。
轉投A股銀行
事實上,全國社保基金減持H股或許恰恰是為了轉向A股。據媒體報道,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11月底曾表示,2012年由于A股市場低迷,影響整體投資,預計2012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率可達到5%左右,并相信2013年股市會更好。
事實上,2012年全國社保基金對A股銀行的參與力度也不小。
數據顯示,交通銀行今年8月以4.55元/股向7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65.42億A股,其中,財政部認購25.30億股,社保基金認購18.78億股,平安資產認購7.05億股,上海海煙認購4.40億股,浙江煙草認購3.30億股等;鎖定期均為36個月。同時,擬以5.63港元/股定增58.35億H股,其中,財政部認購為7.59億股,匯豐銀行認購為23.56億股,社保基金認購為14.06億股,Best Investment認購2.76億股等。
全國社保基金參與認購的股權,無論是A股的認購價格還是H股的認購價格都高于目前相關二級市場的市價,屬于典型的溢價認購,且相關機構投資者又放棄了派現除權對認購價格的下調影響,其背后對交通銀行的支持意圖不言而喻。據記者計算,全國社保基金為本次溢價認購合計斥資85.45億元人民幣和79.16港元,合計約合183億港元。
“不要把社保減持工行中行H股總理解為社保不看好行業發展,其實社保降低H股倉位是很正常的,港股市場是可以直接做空的市場,盲目堅守持股線反而會給海外資金的惡性做空以可乘之機”,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相反,社保基金完全可以把套現的錢再拿回來支援A股,尤其是破凈的銀行股。”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