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高溢價形成的原因與股價分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16:47 新浪財經 | |||||||||
韓強 長期以來A股市場的“高溢價”發行新股,造成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利益的矛盾,所謂“高溢價”是指合理溢價之上的高價,由于A股市場沒有形成評估系統,只有參考H股,才能近似地找出評估系統!高溢價形成的原因是:
第一、A股市場的封閉,如果允許內地投資者買香港股票,中石化、華能國際A股的高溢價發行根本行不通,因為能低價購買相同的或同類的股票,誰也不會買高溢價的A股。 第二、《公司法》、《證券法》含糊其辭,只說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額。 什么是溢價,也沒有明確的解釋。 例如《公司法》第一百三十條:股票的發行,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必須同股同權,同股同利。同次發行的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 第一百三十一條: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額。以超過票面金額發行股票所得溢價款列入公司資本公積金。股票溢價發行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所謂“同次發行的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并沒有明確規定公司上市之前的發起人股、參股與新股發行認購者之間的關系,但是按照發行前三年必須盈利的標準,發起人股、參股與新股發行認購者之間顯然處于不同時間。這就給非流通股謀取利益造成了機會。 第二、股票發行由證券監管部門審批或審核,這個“行政許可”是《證券法》、《公司法》設定的。所以“證監會”審批、核備A股融資行為是依法行政行為。就其行為的發生看表面上是依法的、合法的。但是,并沒有詳細規定證監會的權限,客觀上造成了證監會權力過大。同時,也為承銷商和上市公司高溢價發行新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表面上看是合法的,實際上是行政部門的潛規則,“有股、法人股不流通”盛行了12年。 第三、《公司法》、《證券法》并沒有明文規定A股“全流通”或“半流通”,所以現在A股市場上有“三無概念”的“全流通”股票。造成這種情況的是1993年的救市政策,國有股、法人股“暫不流通”,一“暫”,“暫”了12年,客觀上形成了默契,形成了潛規則——國有股、法人股不流通,成了A股的游戲規則,這就改變了市場的評估方法,推動了新股發行的高溢價。 綜上所述,客觀上形成了潛規則——國有股、法人股不流通,成了A股的游戲規則,應該由政府部門負責——潛規則是1993年直到現在歷屆證券管理部門主導的,改變規則,必須給股民補償。12年的事實是廣大股民用血汗錢為A股市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貢獻是在國有股、法人股不流通的潛規則下形成的。所以改變規則,必須給股民補償。 股價分置、市場分割是A股市場的本質。所謂A股流通股與非流通股(指不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票)的分置,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權分置”,而是“價格分置”,高溢價發行流通股,讓流通股為非流通股增加凈產值做貢獻,我們看到很多公司發行新股之后凈產值翻倍的增加,比從事生產來錢還快,所以跑上市已經成了當前經濟領域的一大景觀。 由于市場割裂B股、H股購買的股票遠遠低于A股投資者的成本,客觀上就形成了A股投資者為B股、H股做貢獻的效應。形成了同股同權不同價的局面。因為所有的持股者都有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力,投票權和分紅權都是一樣,并沒有因為A股的認購者和二級市場的購買者出錢多,可以一票變兩票,分紅可以增加一倍。結果形成A股非流通股、B股、H股享受與A股流通股同股、同權,不同價的不公平。這就是股價分置。 股價分置,使持有流通股的廣大股民的血汗錢,演變為A股非流通股、B股、H股的即得利益。這種不公平的局面必須改變,所以只有A股流通股的持有者才有要求補償的權利,決不允許A股非流通股、H股的即得利益者再次與A股流通股爭奪利益,更不能允許法人股不付任何代價就直接到A股市場上進行所謂的“全流通”。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82628888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