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掌建設銀行逾6年之后,郭樹清迎來了他職業生涯的再一次跨越,赴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
這意味著這個一線銀行家將轉身為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領路人。29日,中組部新聞發言人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
建行在上周五晚間也正式公告了郭樹清的請辭消息,公告頗帶感情色彩地表現了郭樹清對執掌逾6年的建行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對建行未來發展的良好祝愿。
⊙記者 周鵬峰 ○編輯 衡道慶
被公認為學者型官員
郭樹清被稱為學者型官員,曾兩度獲得中國經濟界最高獎“孫冶方獎”。去年11月,他與吳敬璉、周小川等人作為主要貢獻人的“整體改革理論”獲得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郭樹清的履歷頗為豐富。翻開他的履歷,通常會有如此記載:1988年至今,歷任國家計委副司長,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司長、秘書長,貴州省副省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建行董事長等職。
從體改委官員到貴州省副省長是一次跨越,從副省長到出任金融高官又是一次跨越,這次,他要從銀行業走入證券業,引領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
郭樹清1956年8月出生于內蒙古,1974年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插隊勞動,曾先后在南開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和牛津大學學習或訪問研究。
一個研究金融的學者對本報記者說,雖然郭樹清沒有證券業的直接從業經歷,但各大銀行都是上市公司,且在帶領建行上市的過程中對證券業已有頗多接觸。
最重要的是,在各大銀行的高管中,郭樹清的宏觀理論水平頗為突出,善于思考,這從他最近出版的書籍之一《直面兩種失衡》中可見一斑。
這本書收錄了他從2001年11月至2004年9月撰寫的42篇文章,共計41萬字。郭樹清在這些文章中暢談他對貨幣政策與金融改革及至財政改革的看法,以及從各個層面探討中國外匯管理體制的改革,同時也關注科技、教育、住房及鐵路建設。
2001年3月他剛從貴州省副省長調任央行副行長及外管局局長,兩年后,他被任命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對宏觀經濟領域的積極探索讓他分別于1988年和1992年兩度獲得中國經濟界最高獎“孫冶方獎”。去年11月,吳敬璉、周小川、郭樹清等人作為主要貢獻人的“整體改革理論”獲得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這正是郭樹清一直被外界稱為“學者型官員”的重要原因。他的第一篇論文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探索》,3.5萬字,涉及理論、現狀、目標、方法、道路和初次改革任務等,為此,他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研究經濟體制比較,在內蒙古和山西雁北做過社會調查。1984年8月,郭樹清將這篇論文郵寄給有關領導,受到高度重視。1988年,郭樹清從社科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國家體改委國外體制司工作。
據資料記載,郭樹清共計發表研究論文、文章300余篇,出版過《比較價格體制》、《經濟體制轉軌與宏觀調控》、《整體的漸進》、《過剩與貧窮之間》、《直面兩種失衡》、《郭樹清改革論集》等十多部著作。
據熟悉郭樹清的人士稱,郭樹清最滿意的應該還是《直面兩種失衡》這部著作。外界有過這樣的評價,認為作者郭樹清長期處在改革的前沿,既是研究者,也是策劃者和實施者,文中資料翔實,信息完整,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權威的第一手著述。
建行歲月
正是這個被評價為溫文爾雅、待人平和的學者型官員,也往往被視為風風火火的“救火隊長”。
2001年4月,在貴州度過了兩年又9個月的郭樹清重返北京出任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他所面對的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亦是軟肋之一:不斷膨脹的外匯儲備以及相對僵化的外匯管理體制。
2004年初,國家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為中行、建行注資,并成立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投資主體,郭樹清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在中國銀行業改革進入背水一戰的歷史性時刻,再度承擔重任。
2005年3月,在建行原董事長張恩照因受賄案辭職落馬后,時任央行副行長兼匯金董事長的郭樹清臨危受命。
此時,正是建行股改引資的關鍵時刻,張恩照的受賄案以及當時洽談中的潛在境外戰略投資者花旗銀行的臨陣變卦,讓建行的前景看起來不甚明了。
郭樹清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局面,并迅速推動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引進以及建行的上市。
同年10月27日,建行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成為四大行率先登陸資本市場的銀行。當時有媒體以《216天再造建行》為題贊譽郭樹清帶給建行的新生,216天是郭樹清赴任建行及至其登陸H股的時間。
在這216天里,郭樹清果斷地終止了與花旗的談判,并主導引入擁有全美最大零售網絡的美國銀行作為建行的境外戰略投資者,以彌補當時偏重批發業務的建行業務結構的缺陷。
雙方的合作是中資行與外資行的第一次攜手,幾年的戰略合作也被視為中國銀行業與境外戰略投資者合作的一大典范。
在合作的幾年里,雙方開展了98個各類合作項目,近6000名員工接受了由美國銀行專家提供的各類培訓,戰略協助的范圍覆蓋零售銀行、綜合服務、信息技術、公司業務、風險管理等建行絕大部分業務領域,目前雙方的戰略合作仍在持續深入,建行一線的員工說,美國銀行的協助讓“用數據說話,用流程管理”的經營理念深入建行上上下。
也是在那216天里,郭樹清首開國有銀行領導人員責任追究制度,即《關于追究案件發生機構及其上級機構領導人責任的規定》,該規定出臺僅半月有余,湖南、山西兩省分行行長即因所轄基層行近兩年案件多發等原因引咎辭職,對當時的在任者以及后來者起到了不小的警示作用。
在建行的頭兩年,郭樹清將他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了建行的內部改革上,美國銀行,美國銀行也提供了不少幫助,包括零售銀行、電話銀行、財富管理、風險控制、IT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成效最明顯的就是在網點轉型項目。
“兩年前我們就開始做準備工作,研究怎么改進業務流程,從上市之前就開始考慮網點的轉型,以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大家也許都認為我們重點關心的是財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定價、上市等,但實際上這只花了我們很少的時間和精力,而在我們全部工作的安排中,80%以上的精力放在內部改革和推進業務創新發展上。”郭樹清在2007年1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這些改革措施很快見到了效果。經過對流程的改造,轉型網點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單一客戶等待時間大大壓縮,銀行的服務能力和盈利能力比過去大大提高了,資產質量也全面改善,到2007年9月底的建行不良貸款率為2.83%,是四大銀行里最好的。
也是在2007年,郭樹清帶著已然脫胎換骨的建行回歸A股。
一位建行中層管理人員對記者評價稱,郭樹清對建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上市,戰略的不斷轉型,風險把控以及業務結構的調整方面貢獻巨大。
比如在推進商業銀行轉型方面,郭樹清提出“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注重客戶體驗,并極力推動建行零售業務的發展。
該人士強調,郭樹清對大局的把握“非常厲害”,這從建行近幾年業務的發展情況來即可見一斑。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資銀行亦隨之在過去兩年發放了天量貸款,而在2009至2010年的巨額放貸潮中,建行的貸款增速是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中最低的。
今年以來政府不斷加強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建行作為中國基建領域最有優勢的銀行,卻早在前年就開始一直以房地產業貸款占比下降作為工作重點之一,而這一具有前瞻性的把握也讓建行可以更為從容地應對宏觀環境的變遷。
一些數字可以說明郭樹清主導下的建行得到了怎樣的成長:自2005年其上任至今,建行資產規模已經有了近三倍的增長,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1.77萬億,不良貸款率也進一步下降為1.02%,比2005年末下降了2.82個百分點。在他任內,建行的市值曾一度超越工行,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銀行。
建設銀行在2011年10月29日發布的公告中表示:“董事會謹此就郭樹清先生在其任職期間,領導本行重組上市、戰略轉型、改革創新及經營管理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給予高度評價并深表謝意。”
職業生涯新跨越
“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包括境外企業在華發債、上市,完全可以加快,因為過去我們擔心的資金不足問題已不存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資金剩余。”——郭樹清
離開執掌逾6年的建行,赴任證監會,對郭樹清的職業生涯中是一次重大跨越。雖然位于北京金融街的證監會大樓與建行總部僅有幾百米之遙,但這幾百米對他而言卻意味著新的探索和征程即將開始。
那么,資本市場在郭樹清任內將會產生哪些變革?一些金融界的從業人員認為,郭樹清或將發揮其獨有的優勢,在引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方面做出貢獻。
翻看郭樹清以往的言論,記者發現他過去很少碰觸資本市場領域的話題,但在今年4月底的一次接受媒體采訪中,郭樹清則少有地對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以及期貨市場、債券市場的發展表達了看法。
他說,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包括境外企業的發債、上市,完全可以加快,因為過去我們擔心的資金不足問題已不存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資金剩余。
他還認為,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及其體系機遇與挑戰并存,應繼續加快發展,深化改革,特別是在商品期貨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領域應大有作為。
比如期貨市場。郭樹清說,中國是最大的商品使用國、大宗商品的進口國,但我們的期貨市場發展顯得滯緩,在全球的占比僅有10%左右。過去市場或許會以人民幣不可兌換作為發展滯緩的一個理由,但他認為實際上關系不大,因為大宗商品交易完全可用美元以外的貨幣,而據他了解,很多生產商、中間商、供應商也認為在中國開發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包括石油都會有市場,他們也都愿意參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