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企赴新上市數量全國居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0日 10:24 南方都市報 | |||||||||||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赴深圳進行推介,欲吸引更多廣東企業上市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門檻 1.最低公眾持股數量:
(1)至少1000名股東持有公司股份的25%,如果市值大于3億,股東的持股比例可以降低至10%。 (2)公司的股票必須已經具備一個公開市場,擁有該公司股票的十大股東,不得少于2000人(對于作為第二市場上市,至少有2000名股東持有公司股份的25%)。 (3)可選擇三年的業務記錄或無業務記錄。 2.最低市值: 8000萬新幣或無最低市值要求。 3.盈利要求: (1)過去三年的稅前利潤累計750萬新幣,每年至少100萬新幣。 (2)過去一至二年的稅前利潤累計1000萬新幣。 (3)三年中任何一年稅前利潤不少于2000萬新幣且有形資產價值不少于5000萬新幣。 (4)無溢利要求。 致力于提高知名度,吸引中國企業上市的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其相關高層的身影第四次出現在深圳高交會。 廣東是新交所重點推介的地區。新加坡交易所有限高級副總裁陳偉生及上市部助理副總裁凌東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有86家,其中廣東企業達20家,位居各省之首。 中國企業赴新上市增長迅猛 爭奪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實際上是對未來國際金融市場地位的爭奪。陳偉生表示,新加坡交易所(SGX)將重質不重量,著重吸引高素質的外國公司到新上市,并且增強海內外投資者對新加坡上市公司的投資興趣,使新加坡成為亞洲公司上市的首選地點。 從2001年開始,新交所就在積極地做市場推廣。談及推廣的成績,凌東鷹透露:“中國上市公司的數量自2001年的19家,到2005年的86家,短短的三年多時間有了迅猛的增長,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成績。”目前中國公司在新交所上市的外國公司里面,數目和市值都超過了10%。 資料顯示,2004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增長極其迅猛,2003年為14家,2004年為31家。 據陳偉生介紹,今年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已有16家。“據我所了解的,差不多每一家的融資額都有一億元人民幣左右。”在所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上,以福建和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企業為多。 上市公司七成為制造業 近兩年新交所加大了其在國內的宣傳力度。“新交所將自己定位于一個泛亞州的證券市場,中國企業自然成為我們招募的主要客戶群。”陳偉生說,但這并不意味著新交所只側重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也是其吸引的對象。因為“從最近幾年的趨勢來看,企業上市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 然而,與香港證券市場相比,新加坡市場的整體規模較小,因此2004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國企業多為民營中小企業。 過往資料顯示,2004年新加坡上市的食品/農業類中國公司所占比重高于香港較多,可能的原因是此類公司大多屬于民營企業,規模較小,因此更偏向于在新加坡上市。同理,新加坡2004年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沒有金融、能源、房地產類股票,此類公司多選擇在規模相對較大的香港市場上市,而環境、紡織類股票在新加坡較受歡迎。 凌東鷹則介紹說,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86家中國企業中,差不多七成屬于制造業,剩下的有服務業、農業、基礎設施業,此中又形成了一些包括食品、化纖行業、環保行業、包裝印刷行業等板塊。 據悉,新加坡已經成為亞太地區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第三大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市場。現在已經國內的房地產信托基金進行了申請,目前正與新交所洽談,極有可能在明年初“登陸”。 兩國貿易往來推動投資 “新交所將自己定位為泛亞洲的證券市場。”陳偉生說,中國市場對新交所而言,在所有的海外市場中是最重要的。 而中新兩國的貿易往來無疑增加了新交所在中國的知名度。 據新交所提供的數字,中新雙邊貿易2004年的總貿易額達到533億新元,中國是新加坡第四大貿易國,反之,新加坡是中國第七大投資國,總投資額已達447億美元。中國企業借助新加坡作為走出去的平臺,一方面是在當地主板及自動報價市場(SESDAQ)上市,中國企業的上市公司,在當地被稱為“龍籌股”。 眼下,除了在中國參加高交會這樣類似的大型活動外,新交所也積極參與各類投資洽談會,或拜訪各公司以提高知名度。 新交所還希望多吸引中國的國有企業前往上市。2004年沒有國有企業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說明新交所因自身規模與地位所限,暫時對中國的國有企業缺乏吸引力。 本報記者 李銀 深圳報道 責任編輯:張克然 姚虹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