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證監(jiān)會莊心一副主席的扣該怎么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8日 08:32 中華工商時報 | |||||||||
(水皮) 中國革命的實踐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政權,一靠槍桿子,二靠筆桿子,輿論與宣傳從來就在我們的工作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最新的事實表明,以尚福林同志為主席的中國證監(jiān)會對于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了
中國證券報一周來的報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8月1日,也就是星期一,中證報的頭版頭條是上證所有關負責人透露,股權分置改革要均衡安排,股改審核權可能下放交易所。同時配發(fā)的觀察評論是,國資委直接持股能否全面推開。 8月2日,也就是星期二,中證報的頭版頭條是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央企要按中央要求推進股改,政策上要及時支持房地產(chǎn)、汽車兩大支柱產(chǎn)業(yè)。 8月3日,也就是星期三,中證報的頭版頭條是一篇社評,論股權分置改革給國資帶來了什么,題目是“是增值而不是流失”。 8月4日,也就是星期四,中證報的頭版頭條是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莊心一指出,政策將向股權分置改革后的企業(yè)傾斜,不積極參加股改的企業(yè)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同時配發(fā)的還有廣東對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指出明確要求,從政治高度保障企業(yè)股改成功,社評的題目是,鞏固市場預期,鎖定股改勝局。 8月5日,也就是星期五,中證報報眼的新聞是上海力爭一年時間完成股改,協(xié)調(diào)多部門共同組成工作推進機制,二條是重慶成立推進股改聯(lián)合工作機構,以三個結合全面推進股改。當天配發(fā)的社評是再論股權分置改革給國資帶來了什么,題目是“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伴隨著強大的宣傳攻勢,上證指數(shù)在前周大幅上揚的基礎上,上周又出現(xiàn)了四陽夾一陰的強勁走勢,將上證指數(shù)從1088點推至1128點的近期新高。股改作為政治運動的效率和威力初步顯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均發(fā)生在關于股改成敗標準大討論的背景下,發(fā)生在G股板塊大規(guī)模擴容且大幅反彈的背景下,發(fā)生在第二批試點進入表決程序的背景下。 當然,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還是莊心一同志的“南巡講話”。有人評論說,莊心一在廣東座談會上的講話可以和小平同志當初視察特區(qū)時的講話相比,都是在改革開放的局面面臨重大爭議時的表態(tài)。小平講話的結果是東方風來滿眼春,莊心一的講話意味著股市已經(jīng)逼近牛市邊緣。 莊心一去廣東的意義真的有那么大嗎?真的是因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有象征意義嗎?真的能和十三年前的鄧公南巡相提并論嗎? 水皮認為絕對的夸大其辭,絕對的無限拔高,絕對的捧殺莊心一。 莊心一的“南巡”,無非是證監(jiān)會統(tǒng)一的工作部署,之所以選擇廣東,無非廣東的上市公司比較多,占到了滬深兩市的10%還多。廣東這樣的會,不但上海也會開,重慶也會開,所有的省市都會開,以開會傳達開會精神不但是種規(guī)格更是一種象征。莊心一的話,更不是他個人的意見,政策要向G股傾斜早在證監(jiān)會“4·29”通知中已經(jīng)說的明明白白。 中證報關于莊心一的講話是既定政策,官樣文章,遠沒有廣州日報報道莊心一座談會上的講話那樣輕松活潑,同時又耐人尋味。 “現(xiàn)在大家有一個說法,叫做遠離市場,說市場不安全、不放心、收益率低、風險大,所以信心不足,底氣不足等等,這些說法和看法有自己的道理和原因。與此相反,我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卻仍是四個有增無減,這個扣,我一直解不開。” 莊心一說的四個有增無減之一是QFII。“坦白的講,40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是遠遠不夠的,要求進來的機構非常多,要求的額度非常高。我們之所以要分批定額度,一個原因是改革開放要有一個過程,QFII一下子全部進來怕市場適應不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現(xiàn)在我國股市處在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QFII一下子進來,那么我們股市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莊心一說的四個有增無減之二是國外機構要求參股甚至是控股我們證券公司的熱情和壓力有增無減,這與我們總認為我們證券公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形成對比。 莊心一說的四個有增無減之三是大家都說我們的上市公司沒有誠信,造假。可境外一些主要的證券公司到我們境內(nèi),拉我們的上市公司到他們那里上市的熱情和壓力有增無減。 莊心一說的四個有增無減之四是一些優(yōu)質證券公司要求擴張業(yè)務網(wǎng)點,業(yè)務團隊的熱情和壓力有增無減,這些公司不少在要求新增業(yè)務,增加機構,這也說明他們是看好證券市場的。 莊心一雖然嘴上說解不開這個“扣”,但是實際上,他是有答案的,這個答案就是,中國的投資者坐井觀天,投資半徑也就960萬平方公里,由自己的角度得出市場風險較大的結論,而境外投資者趨利性更強,投資范圍更廣,投資半徑更大,在對比之下,反而更看好我們的市場。 莊心一的解釋不能說沒有道理。QFII看好中國股市是事實,要求擴大份額也是事實,甚至看好股改的G板塊也是事實,而且更重要的是QFII的擇股標準亦在影響中國的機構投資者,不知不覺之中,基金已經(jīng)被QFII的理念俘虜,被成功的“洗腦”。最近的事例就是申能股份現(xiàn)象,基金跟著QFII蜂擁而上,爭相抬轎。 QFII看好中國市場是有道理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們看好中國經(jīng)濟的未來。原因之二在于中國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才14倍,收益率已經(jīng)全面超過銀行利益。原因之三在于股改的不確定性造成股價的低估。 那么,中國的投資者為什么身在這個市場卻看不到希望呢? 問題在于,中國的投資者是這個市場的被傷害的和被侮辱的人,整體投資的虧損怎么讓人輕易就能對這個市場產(chǎn)生信心?過去14年這個市場沒搞好,為什么投資者就相信現(xiàn)在的領導就一定能搞好?股權分置危害市場14年,股權分置解決又能給流通股股東帶來什么實惠呢?如果說不能以股價漲跌為標準判斷股改成功與否,那么投資者又應該以什么為標準作為自己入市的依據(jù)? 中國有句老話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中國的投資者被這個市場咬了14年,一朝股改立即就恢復信心,是不是對大家的要求有點高呢? 很多人要求水皮明確對股改試點成敗的看法,水皮覺得遠沒有到論成敗的時候。因為現(xiàn)在的股改還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時候,什么時候進入減持期,什么時候才算刺刀見紅。先胖不算胖,后胖才算壯。G板塊現(xiàn)在漲不算什么,無非是大股東坐莊,全流通的時候還能漲,那才算本事。股改成與敗,可以不以股價為標準,但是不能不以流通市值為標準。 最需要洗腦的,恐怕不是投資者而是管理層。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