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李之爭論其實是偽命題 李青原錯了劉紀鵬不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9日 01:02 中華工商時報 | ||||||||||||
劉杉 劉紀鵬與李青原的爭論其實是個偽命題。 股價是否應該成為判斷股改成功的價值標準,劉紀鵬與李青原有不同的判斷。其實兩人說的都對,兩個人說的也都不對。
因為真理是相對的,標準是多樣的,看你選擇如何。 股價是一個動態的價值體系,對股價的走向不能以時點價格做判斷,而應看政策出臺必然的結果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由于股權分置改革的結果就是非流通股進入市場流通,市場的股票供應量預期增加了,那么在公司質量普遍不高的情況下,改革的結果必然是價格中樞下移,這與賣大白菜沒什么兩樣。市場就是市場,市場自有市場的規律。 從這點看,不能因為股價下跌了,就認為改革失敗了。 但市場邏輯的結果與現在的股價狀況也應該不同。如果說改革發生了,預期也會成功,那么股價應該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波動后會逐漸啟穩,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再重新選擇方向。但現在是市場沒有方向,市場沒有信心。 原因在哪里,在于改革的理論基礎不對,證監會提出的方案有問題,市場出現無效率狀況。 就像李青原所說的,黨中央和國務院不會有錯,改革方向也沒有問題。但改革的辦法不對,這個錯誤出在證監會,錯在制定方案的人水平不高。 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 證券市場出現的股權分置的制度缺陷,是制度本身造成的。受害者除了流通股的投資者,也包括非流通股的持有人。二者所處地位不同,他們的財務收獲和經濟損失也不同。由于制度扭曲,導致同一個市場中,不同的投資者處于不同的地位,擁有同一個公司的股權,但獲得的資本利得不同。非流通股持有者因為得到了制度傾斜,導致自身獲得了非公平的收益。這個責任并不在非流通股本身,而是制度造成的。 這是一個基本的現實。 如果承認這是現實的話,那么解決制度缺陷的問題,自然應該由缺陷的制造者解決,制度造成的分配不公平,自然也應該由制度進行重新分配。 我想強調的是,是制度解決,不是市場解決,盡管市場也是一種制度。 我在這里說的制度,就是政府提供的單一的解決制度。也就是說,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不應簡單地由資本市場自身解決,而是應該在符合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由政府強制解決。按照林毅夫的制度經濟學語言的表述,就叫做“強制性制度變遷”,即政府在平衡各方利益基礎上,強制進行制度改革。 可以認為,全流通的推動,就是強制性的制度變遷過程。方向沒有錯,但制度變遷的函數選擇,忽略了政府變量的作用,也沒有顧及市場的效率。 按照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解決股權分置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政府規定統一的股權再分配辦法。簡單講,就是政府要求非流通股全部進行縮股,比如,測算一個合理的標準,提出三個檔次。如,績優股縮股10%-30%,績差股縮股30%-50%。這樣,標準是統一的,執行是強制性的。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公司上市實行的是統一標準,股權分置也是統一標準造成的。因而,解決的辦法必須是政府的強制性執行。這才是公平與效率的結合。 遺憾的是,證監會回避了主要矛盾。 目前這種由公司自己提出方案,由小股東投票表決的辦法,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是打著市場的旗號,干著違背市場原則的事情。在資本市場里,應該是大股東用手投票,小股東用腳投票。但目前執行的股改政策卻是大股東用腳投票(要流通),小股東用手投票(要決策)。結果很簡單,市場被搞亂了,市場無效率。 如果說,制度創新也有市場供給的話,證監會提供的制度產品則是質量低劣的產品,也是違背制度市場供給原則的。 市場不亂不可能,李青原和劉紀鵬不吵才怪呢。 由于制定方案的人,對股權分置和市場機制缺乏基本的理論判斷,才會出現據說是擔心方案公布后會出現股市大漲的笑話。制定方案的人,既沒有理論智慧,也沒有政治勇氣。 不過,李青原說對了一句話,“很多人紛紛認為應該主要依靠市場手段。我在認同這一觀點的同時著重指出,解決體制問題的時候,如果片面強調只能依靠或者說大部分依靠市場手段是不行的”。 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不能靠證券市場本身,必須靠行政手段。這是符合制度市場供給規律的。 而判斷股改是否成功的標準其實也很簡單,即看市場是否恢復了效率。一個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必然導致市場價格體系的重新調整,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