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巖銘
如果人民幣沒有從12月1日開始大幅貶值,美國財長保爾森本可以保持更愉悅的心情來完成他任期內的告別演出。
但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上,他只能將愉悅的心情壓抑下去。除了他一直呼吁的人民幣升值并未得到良好的回應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由美國次貸引發全球金融風險的新形勢下,作為“麻煩制造者”的美國這次失去了給中國上課的制高點。
而外界對此次SED的關注興趣點同樣已經從實質性的議題轉移:作為SED的倡導者,保爾森的告別演出是否意味著SED的終結?美國下任總統奧巴馬將如何評估SED的意義?
保爾森的告別
在12月2日啟程前往北京前,保爾森還在臨行前吹風會上表示,匯改、能源與環境合作仍將是這次SED的核心議題。
但12月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大跌156基點,達到1美元兌換6.8505元人民幣,創下近一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市場甚至預期,人民幣1年遠期匯率可能從當前1美元兌6.8871元人民幣貶值為1美元兌7.30元人民幣。在分析人士們看來,這次人民幣的突然大幅貶值也許只能從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已經形成來進行解釋。
而以往,美國財政部一直堅持人民幣應該升值。這顯然不是保爾森愿意收到的中國告別禮物。
不過保爾森不應該過分失望。12月4日的會議讓今年6月雙方簽署的《能源和環境合作十年框架協議》文件開始落實,并再次確保,在目前的國際金融局勢下,雙方不會搞貿易保護主義,而未來也有更多金融合作可以期許。12月4日,雙方確定了十年合作起步的優先合作5大領域:電力、清潔水、清潔交通、清潔大氣以及森林與濕地保護,并力爭就此達成更加詳細的協議。
在保爾森充滿告別總結意味的演講中,值得總結的成就并不少:在消費者和產品安全的議題上,中美兩國簽署了兩個備忘錄,同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中國設立辦公室;在兩國貿易爭端方面,長期堅持對話減少了貿易摩擦,同時兩國啟動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雙方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加深;并開啟兩國未來巨大的能源與環保的合作空間等等。
在現代國際關系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看來,更值得總結的是,通過保爾森倡導的這個SED對話機制,打開了中美對話的最高層之間的溝通的橋梁,增進了雙方最高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兩國關系也跟人的關系類似,溝通的機會多了,誤解就會變少,也會減少我們發展的風險,而平穩發展就是一種進步。”陳鳳英說,在目前的新形勢下,中美雙方的確是誰也離不開誰。而換個角度來看,盡管保爾森的班子隨后就將結束任期,但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系不會因此結束。
保爾森這個中國通也明白這一點。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