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紐約4月28日訊】證交會對高盛(GS)的欺詐指控可以說是近期以來最好的一個例子,可以清楚地讓大眾看到,一家公司是怎樣從華爾街最卓越的銀行之一蛻變為賭場的。
這家券商公司會走到今天,顯然并非一日之寒。有些問題是他們自己的過錯,而另外一些則是外間因素造成,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就是如此——在過去十年當中,高盛從一家客戶導向型的公司變成了一支實質上的對沖基金。曾幾何時,人們還覺得他們是華爾街上標桿一般的完美企業,而證交會現在卻告訴我們,它和其他所有華爾街公司一樣,華美的睡袍下爬滿了虱子。
要說明這家公司的墮落究竟有多么迅速,我們首先必須了解高盛曾經具有怎樣的威嚴,是怎樣地令人羨慕。高盛當年不單單是華爾街最賺錢的公司之一,更是哈佛商學院和沃頓商學院畢業生的頭號選擇,是眾多的首席執行官們在進行購并交易時想到的第一顧問人選。
正如目前在Evercore Partners Inc.(EVR)供職的投資銀行家尼(Jonathan Knee)在其作品《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當中所指出的,他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之所以能夠贏得財富五百強公司首席執行官們的信任,正是因為高盛品牌的威力。
尼寫道,有些時候,他會提出一些不那么正統的理念。這樣的理念若是來自其他的投資銀行家,首席執行官們必定會嗤之以鼻,可是,尼擁有高盛的背景,于是首席執行官們會說,“他是來自高盛,因此他的看法必定是有某種道理。”
他補充強調,“在高盛工作,錢是一方面的原因,可還有一點至少也是同樣重要,即高盛會賦予你一種可信度,這是其他機構無法代替的。”
尼介紹道,他后來之所以離開高盛,是因為一來,他覺得這家公司正在逐漸偏離自己的根基,二來其他銀行也正在變得愈來愈咄咄逼人,更多地使用自己的資產來進行交易。事實上,在那之后,變化的腳步是愈來愈快了。高盛的交易部門在過去十年當中以指數速度膨脹,徹底改變了企業文化。
和其他投資銀行相比,高盛財報的黑匣子色彩更加濃厚。外人很難看出交易部門究竟創造了多少利潤,但是我們至少還可以確定一個大致的范圍。從1998年到2008年,高盛的規模膨脹了一倍以上。公司雇傭的人員從1萬5361人增加到3萬522人,自營投資從14億美元增長到139億6000萬美元,杠桿比率從24.7比1上升到26.2比1。換言之,高盛已經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轉型,公司的規模和他們所卷入的風險在這一過程當中雙雙大幅增長。
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如此迅速的增長都會帶來難以控制的問題,高盛自然也不例外。在1999年上市之前,高盛一直都是一家安靜的合伙企業。上市之后,高盛就必須和眾多的競爭對手直接交鋒,來爭奪投資者的財富了,這些競爭者包括摩根士丹利(MS)和JP摩根(JPM)等,也都是一時之選。高盛必須推動自己的盈利增長,追上和超過這些競爭對手。科技泡沫破滅之后,高盛的老本行——初始股發行及購并咨詢業務逐漸陷于干涸,這種情況下,他們遂不得不求助于交易,在這個無可作為的市場上,這也是他們最后的選擇了。
這一轉變中最重要的標志性事件,莫過于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在2006年成為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正是來自公司的交易部門。在布蘭克費恩的領導之下,交易日益繁榮,也正是跟隨著他的指揮棒,高盛開始在2007年做空抵押貸款市場,盡管他們同時還在不斷創造著抵押貸款證券。
顯然絕非巧合,后來在證交會控高盛案中成為關鍵角色的托爾雷(Fabrice Tourre)正是2001年高盛交易部門大擴軍時投入旗下的。與許多那時候加入高盛的人一樣,托爾雷的背景與過去的高盛人有所不同,并非那種傳統的MBA,而是巴黎中央理工學院學數學的出身。
事實上,在最近十年當中,像托爾雷這樣的數學人才正是華爾街上最受歡迎的角色。年輕的數學人才紛紛被安排到交易部門,幫助創造那些愈來愈復雜的衍生產品,或者不如說讓這些統治交易市場的復雜產品聽起來確實有存在的意義。
可是結果怎樣?我們都已看到,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
現在,我們都知道高盛身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頂尖的銀行家們似乎是開了竅。交易成為了營收的新來源。太多的新面孔出現在華爾街。盡管哪怕是那些聰明的家伙都無法領悟,但是大家都知道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已經出現。許多公司都在模仿高盛,只因為他們是高盛,因此就有模仿的必要,而高盛又不得不愈走愈遠,至少要走在追趕者前面。
高盛不能說不是成功的,但是成功是有代價的。這家公司失去了自我。他們曾經是美國金融界金色的標桿,但是現在,只不過是拜倒在快錢石榴裙下的可憐蟲。
(本文作者:David Weid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