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郁青
邁瑞迪斯·惠特尼 (Meredith Whitney )一年前在華爾街還名不見經傳, 即便是今天在雅虎金融網站花旗集團分析師的排名里,惠特尼還是最后一個。
但實際上,惠特尼如今已是紐約最炙手可熱的分析師。她的每一次斷言都令花旗集團和其他大銀行的高管們心驚不已。
早在2007年10月31日,惠特尼就預言了花旗的困境。那一天,她預言說花旗集團管理如此混亂,要么大幅降低分紅,要么毀滅。
也就是在這一天,這位寂寂無名的奧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分析師使得紐約股票市場幾近崩潰,在這一天結束的時候,金融市場的市值縮水3690億美元。四天以后,花旗集團的CEO普魯士辭職。2008年1月,花旗集團削減了它的分紅。
過去的一年里,當華爾街的金融機構聲稱已經進行大規模減記和募集資金時,惠特尼的回應總是:“你們錯了。你們還沒有直面自己管理有多么失誤,還有更多的問題在后面。”
事實證明,大部分時間里惠特尼都對市場作出了正確的判斷。
一年以后,花旗集團,這個曾經的全球最大銀行,在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相繼消失后也幾近倒閉,不得不接受了政府的救助。
11月26日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惠特尼表示,政府投入銀行業,尤其是投入到花旗集團的資金,只不過是暫時堵住了漏洞。
“它的資本比率在這星期看起來非常好,”惠特尼說,“實際上將會和第三季度差不多,因為需要包括募集太多的資本。”
沒有控制的擴張
并不是惠特尼造成了華爾街的墜落,而是華爾街對風險的藐視和對利潤的瘋狂攫取成就了惠特尼。
這位38歲的女分析師洞察了華爾街前幾年興旺發達所積累的禍端。
風險和利潤從來都是金融市場的應有之意。就像花旗集團的高級顧問、美國前財長魯賓曾經對其當時的CEO普魯士建議的那樣,花旗只有冒更大的風險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但這次金融風暴則告訴人們,沒有控制的風險,將帶來災難性后果。
在去年,惠特尼對花旗發出警告的前一個月,根據《紐約時報》報道,花旗銀行集團的高管們開會評估自身在這方面的風險狀況。當時的花旗CEO普魯士第一次了解到集團持有430億美元抵押貸款相關資產。但他被下屬告知,沒有出現大的損失。
從2002年開始,在普魯士要求交易部門帶來更大利潤的壓力下,花旗集團開始涉足CDO領域。從2003年到2005年,花旗集團發行的CDO增加了三倍,從62.8億美元增加到200億美元。花旗集團成為這個行業最大的參與者之一。 發行CDO的公司從賣出的CDO中收取從0.4%到2.5%不等的費用,這也就意味著花旗在2005年從發行CDO中賺取的費用就有可能達到5億美元。
并不僅僅是花旗一家在做與房貸有關的生意。整個華爾街都因為與次級房貸有關的各種債券和金融產品而興旺發達。
根據Portiforlio.com的數據,在2000年,次級房貸的款項為1300億美元,其中550億美元被重新包裝成房貸債券。但是在2005年,在次貸上的款項就已經達到了6250億美元,其中5070億美元進入了房貸債券的領域。
“問題不是說為什么花旗要經營這些現在看來有毒的房貸產品,”普天壽集團的首席投資策略師樸文(John Praveen)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而是華爾街都在這樣做,每家銀行都面臨很大的賺錢壓力。”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2005年,當花旗集團開始從內部擴張時,魯賓認為花旗集團已經落后于其競爭對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他積極推進了公司高速成長的固定收益產品交易。
從那以后,花旗在CDO市場上進一步擴張。但花旗集團的風險管理沒能夠跟上其越來越高的風險。在今年早些時候,美聯儲關于花旗的一份報告指出其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表現非常薄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