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爾德的固執也讓他在與韓國開發銀行的增資談判中沒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原本富爾德有機會賣出雷曼25%股份給對方,并獲得約60億美元資金,但最后富爾德卻以價格過低為由回絕,談判正式破裂。9月10日,雷曼兄弟股價暴跌45%,創下成立158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不管曾在資本市場上的生猛舉動為今日帶來多大苦果,富爾德仍是一位為工作盡心竭力的CEO。次貸危機爆發至今,富爾德總共融資140億美元,變賣了1470億美元的資產,增持了現金,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擠兌情況。他曾說:“蒙頭躲起來無濟于事。正面迎擊困境,不要幻想它會走開。”然而最終,富爾德最終還是沒能帶領雷曼打贏這場仗。
賽恩:自我救贖
9月15日,美林是美國當天唯一上漲的金融股。美國銀行在“離開”雷曼之后,當天就與美林達成交易,以500億美元收購后者。盡管美林易主,但大部分企業界主管和管理界專家認為,靈活的美林CEO賽恩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他至少保住了股東權益,讓公司免于分崩離析。而雷曼的破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其CEO富爾德的執著。
次貸危機以來,相比“雷曼兄弟”,美林的資產負債表同樣難看。
美林7月17日發布的二季報顯示,當季公司凈虧損4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凈利潤達21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統計,美林的資產負債規模為9000億美元,甚至超過雷曼兄弟的6000億美元。
但最終,破產的只有雷曼。其原因在于,雷曼一直敝帚自珍等待救贖,而美林從大半年前就開始了自我救贖。
2007年10月,美林前任首席執行官斯坦利奧尼爾(Stanley O’Neal)成為次貸危機中第一批離任的華爾街銀行主管。12月,前紐約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約翰·賽恩火線入主美林,當月便安排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牽頭的投資者開始向美林注資60多億美元。
今年7月,賽恩更以2.2折的跳樓價,將美林持有的票面價值306億美元的擔保債務憑證(CDO),僅以67億美元轉讓給美國Lone Star Funds旗下機構。同時,美林還宣布完成出售所持有的價值44.25億美元的彭博股權及預計出售的約35億美元的金融數據服務股份,借此獲得約80億美元的融資。
可惜這些舉措后,美林仍然難逃出售命運,這也恰恰彰顯了次貸危機的嚴重程度。
不過,美林固定收益部門副總裁Cheng Yuan說,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美林把自己賣了“是個好事情”。美國銀行是美國儲蓄量最大的銀行,而美林是全球最大的證券零售商,這兩家公司合并將誕生另一家金融巨頭,可與花旗集團相匹敵。
美林被并購,賽恩本人也能發一筆“橫財”。相關合同規定,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后,美林CEO賽恩持有的50萬股限售股中,將有三分之二得以“解禁”。根據美國銀行的出價,賽恩能套現約970萬美元。而其余4.6萬股限售股今后還將給他帶來130萬美元收入。
維爾倫斯坦德:被逼走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