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全球基金郭賢珺:巴菲特股東會隨想
興業全球基金綜合部總監郭賢珺:巴菲特股東會的隨想
在過往六年的董秘工作中,我知道的股東會董事會都是嚴肅認真的,臨開會前經常還難免仍在各種修改溝通中,誰做誰知道,壓力山大。而這次卻是抱著參加嘉年華的快樂心態,帶著朝圣之旅的激動,去體驗伯克希爾哈沙維股東會。
在飛往奧馬哈的登機口候機,身邊美國老頭老太眾多,隨口一問,那叫股東見股東,滿臉真笑容,立馬匯報自己當股東的年限,我尷尬地有點弱爆了。次日凌晨,安靜的小鎮已略顯繁忙,事實上當時心里略有不安,擔心自己的期待會不會太高了,反而莫名失落。當步入巨大的六層樓高的360度體育館主場時,看到滿場三萬多人的輕松有序(僅有幾個保安),特別是看到查理芒格老先生帶頭緩慢步出舞臺感十足的藍色幕布,全場起立報以美妙而巨響的掌聲,聽到巴菲特微笑的問候聲,這一切都符合甚至超越了想象,一定要在現場才能感受到。那氣場滿滿是帶著愛、尊敬和無以言表的謝意和歡樂。為何投資可以給大家帶來如此豐盛的財富分享?
五十年里,巴菲特老先生和查理芒格老先生,用不可思議的投資魔力將伯克希爾的股價從16美元做到21萬美元,這里當然有五十年歲月的福利——時間復利,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投資的熱愛和執著,對他們個人核心競爭能力的探索、專注和堅持,是穿越時代的勤奮和學習。同時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老先生也樂于公開著自己各種的經歷、經驗和各種理念,他們強調普世價值,樂意分享并培養未來的投資人和投資者。在現在科技信息的條件下,相信市面上研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研究巴菲特投資的文章書籍不計其數,但是如此長期的成功依然屬于少數人。
有意思的是,我們一路上遇到不少的中國人,很多是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各業務條線的精英,來體驗?來膜拜?還是來思考?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一個投資研究人員,必然是早已遠離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拿到基金經理或投資經理頭銜后就充分享受了尊重和社交需求的滿足,那么投資上成熟一段時間后,接下來自然就會進入‘自我實現‘需求的探索期。投資的巨大壓力和豐厚激勵意味著什么?投資是為普羅大眾服務還是為少數有錢人效力?有人選擇在公募平臺上的輝煌,有人選擇在私募平臺上的精彩。
如果說巴菲特的成功是幸運的,受益于美國戰后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和技術革新的興起。而我們更加幸運的,經歷著互聯網時代的革命性變革和國內經濟結構性調整,巨大變革帶來的投資機會更多元也將更富挑戰。搜索引擎、各大國際名校課程分享、微信互動的便捷,于是有人喊出:知識等于零!這是多大的焦慮!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分析魔爪,面對互聯網+的服務席卷,還有物聯網的速度和效率,投資領域也在高科技化,量化投資、高頻交易、全球覆蓋……個人日漸渺小,該如何有意義的生存下去?網絡擁有熱度,但是缺乏溫度,所有軟性的有溫暖度的能力在這個時代將更顯價值。在日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相同背景的一批人里,工作交往一段時間后,有些人發展很順利并值得繼續看好,有些人卻不怎么樣甚至不讓人看好。這多是軟性實力的影響。
首先是品格的力量,誠信是所有行業共同的原則,這也是普世價值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巴菲特、查理芒格,乃至投資領域的所有長期成功者,無一不是在這個前提下成功并繼續成功的。其次是專業的敏感性,包括了堅持不懈的學習,跨行業多元的學習,培養出來的對業務更大格局的理解和把握。其三,給人良好的感受,包括自我察覺和對別人設身處地的理解,人際關系的體驗感,是獲得團隊支持的淵源。其四,為人格局,包括愿意擔當,能獲得信任,愿意合作,做到利人利己利社會等。其五,抗干擾能力,管理學上有個公式P=P-I,個人的績效表現等于綜合潛力減去干擾。成就的干擾,來自功利心,懶惰,目標不堅定,人生不同階段重要性優先順序雜亂等等。沒有良好抗干擾能力,如何能熬住投資風云中的種種寂寞。舉個例子,有些人找個好工作是希望大樹底下好乘涼,壓力小生活平衡,面子上好看社交上風光,但是內心的火苗沒有足夠的壓力去燃燒,并堅持燒到自我實現的層次。從理直氣壯為自己爭取財富,保障安全,到獲得尊重和愛,都在為自己索求;只有到了尋求自我實現的階段,開始問我是誰?我和社會的關系?我和宇宙的關系?開始關心環境,關心社會,關心他人,關心自己的使命,并認真做一個好的人,就像巴菲特他們那樣。
金融行業,是個美妙的行業。當體驗到資本對社會資源配置的魅力,看到資本對創新型行業的推動力,看到資本監督的力量,看到資本增值的艱辛和喜悅,才能理解為何這里匯集了這么多的精英人士,包括巴菲特包括查理芒格。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