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丹
記者嚴麗丹7月21日,奧巴馬總統正式簽署了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美國金融體系迎來了一次天翻地覆的歷史性變革。鑒于評級機構在金融危機中所起的“推手”作用,首當其沖遭至迎頭棒喝。針對當局推出的更為嚴格的監管措施,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反應,紛紛向客戶發出緊急通知,不允許債券發行人使用它們的評級。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在有關細則的訂立中繼續為爭取自身的利益討價還價,但他們能否如愿或還得看各方的博弈。
長期以來,由于占據著全球評級市場份額的大半江山,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一手遮天”的角色。由于他們在此輪國際金融危機和眼下仍未解除警報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所起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遭至各方對其利益沖突問題以及壟斷地位的猛烈攻擊,最終在改革的大潮中無法再在法律的“舒適地帶”庇蔭。按照美國新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評級公司要為其信用評級的質量負責。新法規允許投資者以故意或草率地未能進行合理調查為名控告信用評級公司,以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管,解決信用評級業務固有的利益沖突問題;同時,美國證交會(SEC)屬下成立監管辦公室,有權對評級機構處以罰款,并有權對在一段時間內評級失真嚴重的評級機構取消資質。
正是出于規避因新法規而造成的“風險”,從周三開始,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三大評級機構無一例外向客戶下達了“封級令”。他們相繼向客戶發出緊急通知,禁止使用它們的評級結果。標準普爾公司主席德文·沙馬在致客戶的一封信中指出,在新的法案下,如果允許客戶把評級結果列入債券銷售的公開文件中,那么則使標準普爾暴露在為其提供的“專家意見”負直接責任的風險之下。并表示,標普仍然會為金融市場提供評級,但評級結果將不會出現在SEC要求的登記表中。穆迪和惠譽也表示,尚不清楚自己在新的金融改革法案中應承擔的法律義務,在更好地理解評級機構面臨的法律風險前,不允許債券發行人使用它們的評級。
據熟悉法案這一條款的美國國會工作人員稱,因SEC對這一想法已研究了數年,并在去年秋天就征求了意見,評級機構不應對此感到意外,而應是早有準備。據此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三大評級機構此番應對策略背后的用意是,希望通過暫時禁止債券發行商使用評級結果,以游說國會對法案的相關細則做出更有利于評級機構的修改。
此舉之所以可成為向國會施壓的籌碼,原因是這樣一來必然使得債券發行放緩。一方面,評級結果是債券價格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根據SEC的現行規定,一些債券,特別是那些以消費貸款為基礎發行的債券,必須要在正式文件中包含相關的評級信息。這也就意味著,1.4萬億美元的房貸、車貸、助學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市場可能會因債券發行放緩而受到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這對在次貸危機中大受打擊、最近剛剛有恢復的跡象的債券市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債券市場的低迷也必然對仍疲軟的信貸狀況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據悉,本周以來還沒有任何新的資產支持型債券成功出售,而上周則發行了30億美元,反差十分明顯。而多數市場參與者認為,新的監管法律是導致發行速度減緩的原因之一。美國證券化論壇董事總經理多伊奇說,數家公司已“無限期”擱置了債券發行。
然而,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卻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盡管評級機構的舉動將一定程度上改變債券市場傳統的運行模式,并導致銷售速度減緩,但此舉將導致債券市場萎縮的可能性非常小。原因是,在評級機構禁止使用評級結果的期間,債券發行商可能會將發行的重心轉向“直接發售”,即向大型成熟的企業級買家發行債券,這種類型的債券銷售不會受到新監管法案的影響。但他們同時也指出,轉向“直接發售”并非長久之計,因為該類型發行對象范圍較小,很多投資者無法參與到這一市場中。
針對評級機構應對新法案所采取的“怠工”行動,美國SEC公司融資主管梅里迪斯·克羅斯21日表示,SEC相關工作人員已與市場人士進行了談話,將密切關注并評估事態的發展,研究是否需要采取過渡措施,以確保即使在信貸評級機構將承擔新的法律責任的情況下資產支持債券交易能夠繼續進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