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其玨 王文嫣 ○編輯 龔維松
北京時間上周六凌晨,歐盟委員會發布書面聲明,宣布中歐雙方就光伏產品達成的“價格承諾”協議得到了成員國一致支持。自8月6日起,這份協議將正式實施,而再過數天,歐盟還將出臺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反補貼初裁的結果。至此,中歐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糾紛終于漸入尾聲,而市場也開始重估光伏業的價值。
歐委會當日發布的書面聲明稱,此次協議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接受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商提交的“價格承諾”方案;二是對參與該方案的中國企業免征臨時反傾銷稅。在95家中國光伏企業與歐委會簽署的最終價格承諾中,設定的價格底線為每瓦0.56歐元,同時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每年總量不得超過7GW。
對此,在上周申銀萬國[微博]與Solarzoom聯合主辦的“2013光伏新周期論壇”上,Solarzoom首席分析師蔡篤慰表示,目前光伏大廠現價與上述承諾的56歐分相差不多,較原先價格溢價約8%也讓客戶相對較易接受。
“相比之下,小廠客戶無力負擔如此高價,只能轉移市場或到東南亞設組件廠。”在他看來,歐洲未來將成為高價市場,對高效率、高技術、同時也高成本的廠商更有利。不過,盡管歐洲價格上漲,下半年占國內廠商的出貨份額卻仍會降低,原因是歐洲缺乏較強的安裝驅動力,且庫存高企。
他認為,此次價格承諾對國內光伏組件漲價的支撐有限,下半年主要的漲價動力還是來自國內需求的增長。后者預計將集中出現于第四季度,屆時有短期漲價的可能。
“過去光伏市場單一,低價位市場集中,但從2014年開始將確立了中、美、日、歐四個市場并重及價格分化的格局。未來,以品牌和品質爭取高價市場份額將會是企業能否盈利的重點。” 蔡篤慰表示,市場分化導致產品分化,掌握高價產品產業鏈將是投資的重點。而中國國內光伏電站的回款問題如果能得到解決,可極大改善產業體質及投資意愿。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