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財政收入和支出增速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解決財政收支矛盾就必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將有限的資金流動起來
■本報記者 徐 科
“要進一步盤活存量,把閑置、沉淀的財政資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資金用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節能環保、公共服務業、城市基礎設施和促進消費等方面的投入。”繼6月19日提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之后,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研究激活財政存量資金”。
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此舉背后,是踐行政府多次提及的“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財政收入已經告別了高增長時代,5月份全國公共財政收入12749億元,同比增長6.2%,延續了年初以來的個位數增長態勢,也是連續第3個月保持在6%的低位;再從財政支出來看,5月份全國公共財政支出10266億元,同比增長12%,除社會保障和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速反彈以外,包括教育醫療、文化、節能環保、農林水務在內的支出增速全部下滑。
從以上的數據不難看出,目前我國財政收入和支出增速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要解決財政收支矛盾就必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資金用起來,不能讓它閑置。”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院長馬海濤表示。
馬海濤進一步介紹稱,此次盤活存量重點強調的閑置、沉淀財政資金即財政間隙資金,主要為各級財政公共財政專戶、非稅收入專戶、專項支出專戶等各個財政資金專戶中的閑置存款。記者了解到,此前該部分資金除了許多地區用于當地經濟發展建設外,也有部分地區將其用于資金增值,包括與金融機構簽訂協議實現間隙資金定存最大化等。
“事實上,財政已經不具備更大的投資能力及資金投放量,積極財政政策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劉桓表示,新一屆政府已經注意到,依靠以往的貨幣“放水”與外部“刺激”無法讓經濟恢復內生性動力,只有去杠桿,壓債務,煉內功,盤活存量,才能讓流動性轉起來,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使經濟逐漸回歸健康常態。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主任文宗瑜日前表示,存量盤活最終要解決兩個問題:提高流動性和提高資金效率。預計將從三個方面來入手:第一從財政收入,要打破原本的依靠土地出讓收入的格局,逐步轉向穩定的財稅收入,這也是長期以來困擾財政收入的老大難問題;第二在財政支出方面,更好地進行結構優化,改變原先的大規模刺激形式;第三,如何保持整體的財政平衡,在面臨資金缺口不斷的增長的情況下,下半年將會重點進行結構調整,比如養老金入市措施等將逐步出臺。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