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鄧小波
從撬動7000億元券商保證金、到持續深挖銀行14.9萬億活期儲蓄,包括短期理財基金產品在內的貨幣市場基金,一季度在輔以T+0、ETF等各類創新型設計之后,越來越成為銀行挖角的利器。
《投資者報》統計Wind數據發現,截至3月31日,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已攀升至7961.45億份,總資產凈值達到7963.20億元,在整個公募基金的占比分別達到23.83%和26.44%。
規模不斷增長的背后,是社會理財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貨幣基金作為現金管理工具的特征日益獲得投資者和市場的認可。
窺視銀行日進斗金
一季度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已攀升至7961.45億份,較2012年末的7074.89億份增加了886.56億份,增幅12.53%;同期整個公募基金的份額由31558.97億份增至33403.30億份,增幅為0.06%,股票型基金整體份額由12663.09億份增至12835.75億份,增幅僅為0.01%。
從收益率看,貨幣基金一季度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3.934%,遠超0.35%的活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記者注意到,伴隨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上升,是各家公募基金公司不遺余力地大力進行貨幣基金的創新和持續營銷。為何公募基金動力如此之足?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向記者分析說,從最近銀行披露的年報可以看到,工、建、農、中、交等大行,年利潤均超過一千億元。
若將此天文數字換算成日均收益,意味著工行日賺6.54億元、建行日賺5.37億元、農行日賺3.98億元。他反問說:“你是否深度思考過銀行為何能日進斗金?”
“其中的秘訣就在于儲蓄存款與貸款之間的息差。按目前銀行活期存款平均僅有0.35%的年利率、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為6.31%計算,意味著銀行僅需支付35元的成本,1萬元就可以獲得貸款利息631元,凈賺近600元。這也意味著,儲戶在不經意間就把近20倍的收益拱手送給了銀行。”
但此前貨幣基金受制于自身的不足,并沒有對龐大的14.9萬億活期儲蓄規模造成撼動。
原因一是基金公司當前銷售的主渠道仍然在銀行,銀行存貸比的壓力使得銀行的客戶經理不會去主動推薦可使儲戶獲得更高收益的貨幣基金;二是貨幣基金之前一直有流動性不如活期儲蓄高的產品缺陷,取現贖回的周期偏長,如投資者購買貨幣基金,需提前兩天左右辦理贖回業務,流動性方面沒有競爭力。
貨基革活期存款命
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貨幣基金創新花樣不斷,陸續出爐的貨幣基金“T+0”機制和貨幣ETF新品,最大的優勢均是進一步增加了貨幣基金的流動性。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國泰、南方、匯添富等基金公司網上直銷開通貨幣基金T+0贖回功能后,貨幣基金實現了贖回實時到賬,流動性大大改善。與此同時,穩定的正收益率也在股票市場弱市背景下,給貨基增添了些許魅力。
據Wind數據統計,2012年,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95%,超過活期儲蓄的11倍。若采用一些創新機制申贖貨基,收益率還能更高。以一位投資者在2012年用匯添富“現金寶”購買貨基為例,可享受2012年的年化4.11%的收益率。
憑借活期10數倍的收益和活期般的流動性,公募基金就貨幣基金是否能替代活期儲蓄的大討論甚囂塵上。
記者采訪獲悉,從美國等海外貨幣基金發展歷程看,銀行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巨大差別是貨幣基金發展的主要動力。特別是在通脹環境下,投資者對自身資產保值需求大大提高,對利率的差別更加敏感,這通常是貨幣基金發展的時機。
美國的第一只貨幣基金成立于1972年。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利率市場化期間,美國貨幣基金迎來爆發式發展,規模迅速突破200億美元,至今已發展至2.6萬億美元。在美國的普通家庭中,約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持有貨幣基金。購買貨幣基金已成為美國的家庭理財習慣和替代活期儲蓄的現金管理工具。
仍存三方面改進空間
據記者了解,目前各大基金公司都在持續地拓展貨幣基金的購物支付、生活服務、財富管理等各種便利功能,或許一輪貨幣戰爭的序幕已經悄悄拉開。但據匯添富電子商務部負責人楊綱介紹,現在的貨幣基金仍然在三個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首先,雖然包括匯添富在內的一些貨幣基金早已實現7×24小時隨時隨地可取現,但仍有一些T+0不能實現7×24小時隨時可取,對用戶來說很不方便。
其次,為控制流動性風險,貨幣基金T+0贖回都有額度限制,通常最高只能贖回10萬元~20萬元,無法滿足大額資金的隨時取現需求。
第三,貨幣基金T+0的操作,由于資金的成本問題,部分基金公司依然會收取一定的取現手續費。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