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棟梁
個稅法修改最終將起征點確定為3500元,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同二審稿相比,各方利益群體的呼吁終于得到了回應。
對于二審稿仍將起征點確定為3000元,官方解釋,是根據“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指標測算,以2010年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月消費支出約為2167元為本而作出的。但在財政部的依據數據中,城鎮居民居住支出不包括購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虛擬租金,也就是說在目前高昂的房價下,買房費用包括每月為此所承擔的利息等龐大的支出,沒有統計進個稅免征額中。如按包括虛擬房租在內的廣義口徑核算, 2009年城鎮居民含自有住房虛擬房租的月戶均居住支出為636元,統計局總統計師鮮祖德還表示,目前虛擬房租核算所采用的成本分攤法,會導致居住支出被低估,也就是說,按照這一標準核算,居民每月支出早已超過3000元,按照增速10%比例計算接近3500元。這么看來,按通過的最終方案,個稅免征額也僅剛剛覆蓋生活成本。
此次個稅修正,修改了稅級和稅率,值得充分肯定,但改革僅僅圍繞工資薪金所得,并未涉及個稅改革一直以來的困惑——收入多樣化未完全覆蓋,且稅率不公平、支持差異化未能有效甄別,而這些均是隨著經濟發展對收入分配起到極為重要作用的關鍵因素。
早在“九五”計劃中,對個人所得稅就提出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方向,十多年過去,我們離這個目標仍很遠。為此,筆者以為,下一步個稅改革,應從確定更為公平的免征額、內外籍免稅額統一、不回避綜合與分類改革方向、配合綜合稅制改革幾個方面入手。
免征額的確立應考慮地區差異,采取就高不就低的模式。此外,建議人大授權國務院根據GDP增速和CPI增速自動調整,時間間隔為2年。
目前我國個稅對中國雇員和外國雇員適用完全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和計算方法,外國雇員適用4800元的扣除標準,并且對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合理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均可暫免征收個稅,這使得外國雇員的個稅稅負顯著低于中國雇員。統一個稅稅前扣除標準應是大勢所趨,如果按照目前外國雇員的費用扣除標準,那么中國雇員繳納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也應提高為4800元。
為有利于將來綜合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建議采取分階段性的綜合性計征方案。將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費用扣除標準進行統一,以實現個稅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
筆者衷心期待,“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思路能在“十二五”期間得以完成。
(作者系網易財經頻道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