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元俊
自從滬綜指2007年10月觸頂6124點以來,A股蟄伏期已逾三年,牛眼測市或許更為大眾青睞。眼下,春季行情漲勢漸起,由媒體熱炒起來的萬點論,似乎撥動了廣大散戶按捺已久的牛市情結。
本輪萬點論的爭辯熱,緣起東北證券一份不經意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及“未來10-15年將可能是A股市場投資的黃金時期,上證綜指1萬點也只是其中一個波段。”事實上,“黃金時代”、“人民幣升值”等主題詞,是多頭在2007年唱多超級牛市的核動力,誰曾想到,它們并未阻止股指在次年暴跌至1664點。
當越來越多的人看好預測超級牛市到來時,往往可以給多頭一針麻醉劑。在2007年“6·20”行情暴跌最險惡時,上海睿信董事長李振寧預測,“滬綜指有望在黃金10年中上漲到20000點以上”,這或許令多頭把握住牛市的最后瘋狂行情。可是,當國信證券等主流券商在2007年底高呼“滬綜指2008年最高突破萬點”之時,彰顯的或許僅僅是牛市集體的亢奮。
當下,滬綜指從998點至6124點的繁華景象歷歷在目,只是超級牛市再現之難,令人有唐白居易的“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之嘆。從諸多媒體和網民反饋的觀點來看,對萬點論扔板磚者遠多于叫好者,多數投資者并未掙脫上一輪熊市的陰影。
上一輪大牛市的背景,發源于A股的股改紅利和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的資產重估理念,以及全球資產價格大牛市的共振效應。目前,全球經濟并未完全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霾,發達國家失業率的高企,顯示經濟增長仍有二次探底的風險。
經驗顯示,一輪A股大牛市離不開全球股市牛市襯托。當下,以歐美日為首的發達國家資產負債表衰退陰影未盡,二次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副作用開始顯現。在通脹攀升壓力下,新興市場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風險增大。由于全球金融危機被各國強行使用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退出幾率提升,諸多國際不利因素之下,中國本身面臨的宏觀緊縮政策并無放緩跡象。雖然說大熊市往往醞釀大牛市,但是醞釀期的長短難下定論,當下A股最多處于牛熊轉軌期,萬點論看上去實在遙遠。
即使真的要論證萬點論的可能性,不妨從總市值這一角度出發。簡單計算,滬綜指1萬點水平,相當于最新點位2942.31點的3.4倍。以深滬股市最新的總市值27.95萬億元來計算,在不考慮擴容的情況下,升至萬點時總市值將為95.03萬億元。
如果考慮積極股市政策下的擴容壓力,則A股融資規模將遠勝過去五年。2010年,A股共有347家企業IPO融資4883億元,平均每家融資14億元。按照深滬證交所的規劃,兩市在“十二五”期間擬新增1760家上市公司。假設“十三五”期間規劃與此接近,則未來十年的IPO融資規模約為5萬億元。以新股總市值為IPO融資規模的四倍計算,相當于未來十年有20萬億的市值擴張能力。在股指升至萬點的假設下,僅新股部分可能增加68萬億元的市值規模。
再進一步,假設未來十年滬綜指升至萬點,且考慮新股擴容因素,則深滬股市的總市值可能達到163萬億元,相當于當前總市值的5.83倍。這是個什么概念呢?以去年全國39.8萬億的GDP總額為基點,假設未來十年每年增長7%,則2020年可達79.6萬億元,這意味著深滬股市市值/中國GDP規模的證券化率將達2.05倍。在2005年年底,這一比值還不足18%,類似提升難度極大,甚至需要一波泡沫式的繁榮作為依托。畢竟,美國過去十年的股市總值不過在11萬億至15萬億美元之間波動。
如果沒有把巴西式惡性通脹,萬點論實現難度較大。如果最終實現,深滬股市規模可能遠遠超過美國股市,中國金融話語權的強大不容置疑。但是,萬點論實現的前提,不僅是未來1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還要不出現大起大落的經濟周期,更不能出現類似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平成蕭條,以及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
對投資者來說,預測十年后的股市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太多的假設導致諸多變量的極高不確定性,黑天鵝現象出現的概率較多,遠不如預測下個月內能漲多少點來得更為實惠。正如宏觀經濟學大師凱恩斯所言,“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值得注意的是,萬點論如果盛行,往往意味著對長期行情的過度樂觀,這可能讓人難以掙脫短期大熊市的困局,國內公募基金和陽光私募便因此深陷2008年突然襲來的大熊市。更何況中國股市更多是宏觀調控的晴雨表,經濟增長未必等于股市上漲。在過去十年,中國真實GDP增長2.8倍,滬綜指漲幅約為四成,未來十年能否扭轉股市漲幅跟不上GDP增速的這一格局,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