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美是該到了要思考是誰的國美的時候了”,昨日凌晨,國美董事局通過媒體再次發布《致國美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以近5000字的篇幅,分6條詳細回應了黃光裕的質疑。下周一(8月23日),國美董事會還將發布上半年財報。
“國美是該到了要思考是誰的國美的時候了”,昨日凌晨,國美董事局通過媒體再次發布《致國美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以近5000字的篇幅,分6條詳細回應了黃光裕的質疑。下周一(8月23日),國美董事會還將發布上半年財報。
關店、股權激勵合情合理
這已是國美員工本月來收到的第三封《公開信》———8月10日,國美董事會率先發出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稱黃光裕提出的各項議案都是不具備正當理據的要求。18日凌晨,黃光裕發布國美大股東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矛頭直指陳曉本人,稱其聯合國外資本,企圖變民族品牌“國美電器”為外資品牌。
而昨日凌晨公開信則更像一份“自白書”。信中首先表示,黃光裕2008年被拘,這一突發事件導致廠家對國美失去信心,銀行收縮貸款和授信額度,公司資金緊張,在當時,關閉虧損和轉虧無望的門店是迫不得已的有效止血措施之一。
國美管理層方面也不認可“聯手貝恩,簽訂苛刻的融資協議”的說法。公開信稱,在投資者的選擇中,保證大股東權益是談判的焦點之一,“公司管理層跟貝恩、華平、KKR、黑石、TBG、凱雷等投資者逐一接觸,只有貝恩接受了維持大股東股權基本不變(認購國美可轉債)的融資方案。”
公開信認為,“給部分管理人員發期權”符合法律程序,也是業內的一般做法,“收買人心”之說沒有道理。信中稱,2009年當時的實際狀況是,“公司并未完全走出危機,同時競爭對手頻繁地采取各種方式來動搖、吸引公司的各級高管。”
國美董事局方面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下,股權激勵有助于穩定團隊,且相比其他企業的期權方案多集中于核心高管。此期權方案的特點就是普惠制,涉及到了105名各級高管人員,“蘇寧前13位公告高管占比57%,我司公告的11位高管占比僅為32%。”
誰的國美?
公開信同樣對黃光裕“‘國美’變成‘美國’”的說法進行反擊,信中認為,國美電器本身就是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外資企業,其大股東就是在百幕達注冊的Shinn ing CrownHoldings Inc,“黃總在連續五年減持套現一百余億的對象也幾乎都是海外投資者,2005年進入國美的華平就是其中之一。若說國美外資化,早在2004年上市初期已就成為現實了。”
“國美是該到了要思考是誰的國美的時候了,”國美管理團隊在信中表示,“唯有這個問題搞清楚,才能進一步理明白管理團隊到底該向誰負責的問題,到底是不是見利忘義?”
與8月6日第一封公開信不同的是,本次國美管理層也認可和強調了黃光裕對國美的貢獻,并稱“沒有黃總就沒有公司目前在市場上的基礎。”
但公開信同時也表示,作為有職業道德的經理人,在情、理、法之間只有將法、理排在前,才能建立符合市場及公眾價值判斷標準的情,那才是真正的大愛長情。
在信中,國美高管層把自己在情、理、法之間所做的選擇視為“推動中國家族式企業向公眾型企業轉變的一個典型案例”。“這個轉型將是由眾多人經歷心路艱苦歷程和承受各種非議所換來的進步。”
南都記者 汪小星 實習生 高瞻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