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 楚
一年一度的“兩會”馬上就要閉幕了,前兩天剛剛有所起色的A股市場,被昨日的一根陰線砸得立馬信心大挫,此前還對A股能否站穩3100點關口而爭論的投資者們,如今卻面對股指能否站穩3000點而憂心傷神。世易時移,說股市風云變幻,這話可真不假。進入“后兩會”時代后,散戶投資者該如何抓住難得的投資機會呢?股齡四年的B先生(化名)陷入了迷思。
進入2010年以來,A股壓根兒就每個準兒,一忽兒上、一忽兒下,板塊輪動之快猶如走馬燈似的,B先生在“兩會”之前持樂觀態度,理由如下:首先,“兩會”之前盡管中小盤股和題材概念股表現不錯,但大盤藍籌股一直萎靡不振,后市存在上行空間;其次,“兩會”期間關于農業、區域振興、新產業、新經濟的提案會引發輿論關注,吸引資本市場關注的目光,熱點會層出不窮。鑒于以上兩點認識,B先生重倉了一只農業股和一只新疆本地股。可惜的是,重倉的農業股在“兩會”開幕當天走出“一日游”行情后,從此了無生氣,陷入盤整階段,昨日更是在大盤午后的跳水中一路下挫,大跌逾5%,立馬讓B先生陷入了虧損的尷尬境地;而另外一直新疆的股票則讓B先生僅僅微利,兩相抵消,B先生再一次被套。
長吁短嘆之余,B先生冷靜分析起“后兩會”時代的投資機會來。其實,談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理清兩個命題:第一,“后兩會”時代到底有沒有投資機會?第二,如果機會存在,到底在哪里?從大的方面說,經過2009年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強力刺激后,A股市場已經透支了政策利好的各種預期,幸運的是,中國經濟穩步復蘇,最新披露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我們所面臨的已經不是通貨緊縮,而是存在通脹的隱患。因此,經濟繁榮封鎖住了大盤大幅下跌的空間,這就決定了股市“跌也跌不到哪里去”。與此同時,經濟的復蘇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場自行運行的結果,而是來自于政策的干預,在B先生眼里,政策退出是一定的事情,但問題是如何退出、何時退出?這相當考驗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和執政水平。以房地產為例,在信貸空前寬松的刺激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009年上演了“絕地反擊”的游戲,房價漲幅甚至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不得不令人嘖嘖稱奇。可以一旦信貸稍微露出緊縮的苗頭,房地產市場立即風聲鶴唳,價格下跌、成交極度萎靡。其實政策制定者之所以收緊信貸,最根本的目的其實是希望“限價促量”,即限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同時促進成交量。可惜宏觀經濟政策在實際經濟運行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矯枉過正的效果,原本成交活躍的房地產市場,稍微有點風吹草動,轉眼間就陷入縮量觀望的局面,這顯然不是政策制定者所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促進就業和發展經濟的需求,畢竟房地產牽涉著那么多產業,房地產不好,就會影響其他行業的低迷,進而影響就業,不利于社會穩定。這種經濟繁榮和政策退出之間的博弈,決定了“后兩會”時代股市“漲也漲不到哪里去”。根據歷史經驗,基金以前預測的什么“前高后低”、“前低后高”、“單邊牛市”統統都是錯誤的,也許,目前基金“震蕩整理”的一致意見,沒準真的就是今年A股市場的運行軌跡。
現在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經濟結構調整的方方面面,在本次“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也就調整經濟結構建言獻策,在資本市場上,圍繞調整經濟結構的各種投資機會,也被翻來覆去地討論。但B先生憑個人直覺和歷史經驗認為,每一次的經濟結構大調整,說白了就是一次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毫無疑問,調整經濟結構會觸犯很多利益既得者的利益。就拿房地產來說,誰都知道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是房價居高不下的“七寸”,可是真要把房價打壓下來,又要遭到多少阻力啊!因此,時下討論得熱熱鬧鬧的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投資機會這一話題,B先生有點不以為然。調整經濟結構是大勢所趨,但得有一個過程。但短期之內,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呢?也許,休息才是B先生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