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專家 賀宛男
雖然大盤調整早有預期,但上證指數周三跌掉150多點后,周五再跌近百點,卻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股指暴跌,從一個側面驗證實施近兩個月的IPO新政已經失敗。
周三暴跌,導火索是三天4只新股搖號,周一申購資金未解凍周三又要抽血,中小散戶和機構忙于拋股籌資;周五再跌,既是下周二和下周四又有4只新股搖號,又是因為創業板百余企業整裝待發,即將成批涌出。
本來,相對10萬多億流通市值的二級市場,發上數只新股,哪怕創業板上百家新股一齊上,一家發2億也不過200來億,并不算什么。問題的癥結在于,重啟后的IPO新政,并未改變一級市場無風險和二級市場高風險的現狀,更未觸動計劃化的一級市場和市場化的二級市場之間的制度矛盾。
自6月29日桂林三金發行,一個半月已發股12只,募集資金達688.2億元,而去年1-9月發行76只新股募資不過945.25億元,即一個半月超過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本來,募資688億并不算啥,最大的中國建筑凍結資金也不過1.85萬億,問題的嚴重性在于,名曰“市場化詢價”,實際與市場嚴重脫節。12只新股幾乎全是高價發行,平均市盈率38倍,大大超過30倍的二級市場,中國建筑、光大證券甚至超過50倍。高價發行后上市時再來個高舉高打,以首日收盤價計平均上漲109%,市盈率超過80倍,哪怕監管部門一再警告甚至一天數次停牌,都剎不住爆炒新股之風。
新股高價發行源頭在哪里?物以稀為貴,關鍵還在計劃體制下供給太少。不管是審批制還是核準制,要發股(包括首發和增發)必得有一紙批文,目前老股流通股已占發行股份的一半以上(這個比例還會不斷提高),可新股不過25%(大公司甚至只有10%),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含權”。想當初中國股市動不動暴漲暴跌,原因就是三分之一流通、三分之二不流通,而今新股更烈:四分之一流通、四分之三不流通,必待一年后限售股逐漸解禁,新股慢慢變為老股,其股價才能與二級市場接軌,而這顯然是個痛苦的過程,也給二級市場帶來了不必要的動蕩。
弄懂這一點,也就明白了新股之成為新貴的緣由。加之如今發股機構被趕到網下,散戶中簽獲利機會比以前高許多,更刺激了各路資金搖新股的積極性。一邊是一級市場無風險高收益,一邊是二級市場高風險少收益,資金天平向哪里傾斜也就不言而喻了。
為今之計,或者是大幅度提高新股的流通比例,如像老股那樣提高到50%,其中一部分擬采用存量發行,特別是國有控股公司,存量發行的資金可以充實社保基金,不至于像現在那樣天上掉下大餡餅,發行人拿錢拿得笑不動(將來非出事不可)。或者是控制新股發行節奏,不要周周密集發股周周“血洗”二級市場。而對創業板來說,既然是高風險市場,是否可以一步到位,直接采用注冊制?至少發審委核準后“一紙批文”可以省去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