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出創業板,建立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的企業融資體系,是2009年中國證監會的重點工作。在2008年末,從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到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和主席助理朱從玖,再到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都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過。而且,隨著時間推進,在證監會領導的講話中,推出創業板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在2007年順序還排在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之后的創業板,已經成為了領導講話的首要關鍵詞。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中國股市顯得有些不正常,而這種不正?赡芫褪莿摌I板“惹的禍”。
在2009年春節過后的一個星期,中國股市迎來了閃亮的牛年開門紅,股市在一周之內上漲了190.58點,漲幅達到9.57%。要知道,這可是在道瓊斯指數同期下跌-3.39%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績,殊為不易。按照過去的經驗,投資銀行從來不會放過股市上漲和天量成交的好機會。盡管證監會現在對首次公開發行進行了調控,但是就在不久之前的2008年11月,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和聯合證券就利用大盤單周上漲9%的天賜良機,扎堆發行了東方電氣、招商地產、魯泰A和開灤股份。但是現在,如此好的機會,居然發行市場一片寂靜。業界都猜測,證監會目前正專注于創業板推出的籌備工作,因此對發行工作進行了調控,一切為創業板讓路。
這種說法頗有可信之處,因為走進北京金融大街證監會的辦公樓里,記者處處都能聽到工作人員在討論創業板事宜。
“在創業板出臺之前,證監會都不會審核首次公開發行(IPO)和公開增發項目(SEO)。”2月11日下午,一位剛剛從證監會上報文件回來的投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原定發行項目為創業板讓路”,“證監會專注于推出創業板”,如此這般的傳言,早在春節之前就在各家證券公司廣為流傳。似乎資本市場上下都已經做好了迎接創業板的準備。
證監會的無奈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這是古語,形容新事物降生不易。但是創業板已經孕育了十年時間,究竟有什么困難,讓創業板遲遲難以問世呢?
不用說資本市場還不成熟的中國內地,即使是在資本市場極為發達的歐美,創業板也讓監管層極為頭疼。說到底,創業板企業引發的最大難題就是“監管”。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證監會始終難以駕馭的,就是創業板的風險,這種說法也得到了證監會發行部工作人員的認可。
不妨一起來看看證監會2008年3月下發的《創業板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企業如果想在創業板上市,必須連續兩年盈利,就這個指標,已經低于中小板企業連續三年盈利的要求。此外,從凈資產和凈利潤來看,創業板的要求分別只是2000萬和500萬。
從中不難看出,創業板的上市門檻實際上是比主板的中小板更低,但是如果把不成熟的企業貿然推上公開交易市場,其中的風險,可是證監會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即使是運作多年的中小板企業,在預審員、部委會和發審委的層層審核之下,還可能發生資質不良企業蒙混過關的情況。而創業板一切都還只是停留在草創階段,風險之大,可想而知。
在歐美,發達的市場體系孕育了成熟的投資銀行,而這些投資銀行的努力,大大減輕了監管層承擔的壓力。比如倫敦AIM市場(倫敦交易所的創業板)就規定,創業板上市不設置盈利要求,僅要求兩家機構作為保薦人(做市商),企業就可以在倫敦創業板上市。一旦出了問題,倫敦交易所就可以找兩家保薦人問責。
沒錯,中國內地也奉行保薦人制度,證監會也要求保薦人(證券公司)在上市當年和其后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中承擔起盡職調查責任。但是我們的保薦人制度形成時間尚短,還不足以化解制度風險。
哪有成功的創業板
十年來,創業板一直是證監會竭力研究的問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證監會在研究創業板推出的時候,應該想到這點,它自然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模板。但問題在于,哪里有成功的創業板呢?
有東方之珠美譽的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貿易轉口城市,內地大量的商品都通過香港中轉輸往歐美。歐美的舶來品也有不少通過香港流進內地。從某種意義上說,香港是當代中國學習西方的一扇窗口。對于中國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中國發行市場上核心制度首推“保薦人制度”,該制度就是證監會前副主席史美倫從香港引入的。那些從業十余年的老投行在談起“保薦人制度”時,都感慨道,該制度不僅改變了中國發行市場的版圖,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因此,當內地準備推出創業板的時候,投資者和監管層都想到了,“再向香港取經!钡z憾的是,香港創業板的瑕疵不少。一位曾經到香港考察過的證券業協會官員表示,“香港創業板似乎不太成功。”
自1999年香港創業板問世以來,累計共有232家企業上市,其中14家轉往主板,21家公司被摘牌。近年來,無論香港市場是牛是熊,創業板市場都格外冷清。無論是上市企業數量,還是融資規模,香港創業板都遠遠無法和主板相提并論。
更可悲的是,香港創業板是否具有為企業融資功能,都遭到了質疑,在2001年的時候,香港各大媒體均在討論“創業板究竟有價值嗎”。而之后,連這種討論都成為了多余,大家都絕口不談創業板。
在企業家的眼中,香港創業板也淪為了雞肋!拔覀兪且较愀凵鲜,但絕不會到創業板上市,在那里上市的都是什么企業?”在溫州蒼南,一家擬上市企業主談起香港創業板還有幾分不屑。
因此,曾經有基金經理表示,國內有了創業板之后,能夠便利內地企業本土融資,那根本就是海市蜃樓。
既然香港都不行了,我們只好把目光放得更遠!白畛晒Φ膭摌I板就是納斯達克市場!鄙钲诘囊晃凰侥蓟鸾浝碓谂J兄写蟠祫摌I板的優點,但是近在咫尺的香港創業板實在乏善可陳,因此他只能把話題引向了遙遠的大洋彼岸,吹噓世人皆知的納斯達克。
但有意思的是,在納斯達克舉行的北京記者招待會上,當納斯達克管理層被問及納市是否是創業板時,從駐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到納市董事長羅伯特·格里菲爾德(ROB GREIFELD)均矢口否認,“我們可不是創業板市場,我們是和紐約交易所一樣平起平坐的主板市場!睂τ诩{斯達克被認為是創業板,徐光勛甚至還有些激動。
誠然,創業板之難,在全球都是普遍現象。歐美的創業板市場,至今仍留有濃厚的私募色彩。在這個風險重重的市場上,無論是監管者,還是投資者,都只能摸著勢頭過河。
創業板還是小小板
監管是困擾證監會十年的大難題。近期推出創業板,還存在著另一個麻煩。而這個麻煩,也不好解決。那就是要迅速推出創業板,還需要找到足夠數量的、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的企業。盡管國內想嘗鮮吃螃蟹的企業不少,但是其中符合資質的企業還真不是俯拾皆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