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潘 霓 傅蘇穎
1月19 日,證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上市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參與債券交易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主要內容如下:(1)試點期間,商業銀行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固定收益平臺,從事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債券品種的現券交易,以及經相關監管部門批準的其他品種交易;(2)在取得試點經驗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在完善相關制度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參與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范圍,以及擴大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從事相關債券業務的范圍。
暫不能從事回購業務
渤海證券分析師徐華稱,上市商業銀行交易平臺不是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而是交易所固定收益平臺。固定收益平臺的制度基礎是以做市商制度為核心的競爭性做市機制,市場組織和系統設計以做市商也即一級交易商為核心,一級交易商承擔維持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掛牌債券流通性職責,在約定價差幅度內進行雙邊現券買賣,并由各一級交易商在第一層次的市場也即交易商間市場上相互報價,相互做市,形成競爭性做市機制,從而有效維持市場流動性。此外,《通知》中尚未提及回購交易,商業銀行試點應該不能從事回購交易。
開展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試點目的:(1)為2009 年公司債發行大擴容鋪路,促進公司債市場的發展。根據WIND 資訊,截止1 月19 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中鐵、大秦鐵路等上市公司發行預案(包括已過會、股東大會審議、董事會審議3 個階段)總共就將發行約1600 億公司債。開展本次試點后,自去年9 月份萬科公司債發行后,沉寂良久的公司債發行將重新啟動;(2)極大提升交易所市場的流動性,交易所債券對于銀行間可比債券的流動性溢價將會降低,趨于消失;(3)引入配置型投資者,改變現有的交易型投資者占主導的投資者結構,提升交易所市場的定價能力,平滑債市的波動;(4)推進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的統一互通,完善交易所債市和銀行間債市的跨市場套利機制,逐步解決當前債券和資金價格“雙軌制”的窘境,有助于建立金融市場統一的價格基準。
“為了避免1997年故事的重演,同時為了避免銀行加入回購套利交易放大交易風險。或為監管層暫不讓銀行參與回購市場交易的內在原因。”昨天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表示。
12年前被禁緣由
東興證券分析師傅浩表示,1995年發生的“327國債期貨事件”對剛剛興起的債券市場可謂是重重的一擊。此外,還有高達上千億元的國債回購債務鏈難以清償事件的發生。
1997年因擔心銀行資金違規入市,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各商業銀行停止在證券交易所證券回購及現券交易的通知》,此次商業銀行重回交易所市場,有利于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促進債券市場的發展和企業融資。
1994年財政部發行國債1028億元,比上年增加近兩倍,從而也促進了交易所債券交易的活躍。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年,交易所開辟了國債期貨交易,在其配合之下,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債券現貨交易開始明顯放大。這種狀況一直維系到1995年5月,之后因國債“327”事件,國債期貨市場關閉,交易陡然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