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稱:“即使未來中金公司要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可能還會是以銷售交易部的工作人員為主進行工作,目前沒有聽說有籌建新部門的計劃。”
中信、海通可能性較大
據接近證監會的人士稱,目前證監會還未最終確定首批試點的數量,不過該人士稱“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有較大可能性成為首批幸運兒。”
“之前傳言較多的是中信、海通、光大和招商證券四家入圍首批試點。”田良談到,“估計11家參與10月25日全聯網測試的券商不會全部獲批成為首批試點,第一批試點估計是其中4-5家,剩余的幾家大概是第二批試點。”
上述接近中金的人士也稱:“中信和海通進入首批試點名單應該較為確定。”
中信和海通兩家券商的凈資本優勢自然很明顯,其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對較好的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也是十分有利的。
據wind統計顯示,2007年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市場份額名列第一,為7.86%,而今年前8個月,其市場份額一直維持在8%以上,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其市場份額為7.96%。
盡管不如中信證券穩占龍頭地位,海通證券在經紀業務上也一直占據著4%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已由2007年的4.35%升至今年9月的4.65%。
“其實作為股市的投資者,我們除了關心券商上市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更關心融資融券試點的進程和前景。”某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表示,證監會在首批試點后,何時還會推出第二批試點,多久之后成立證券金融公司,這都是機構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田良對此也表示認同,他提出:“只有成立證券金融公司才能真正推動轉融通機制,這才是融資融券的催化劑,因為券商的力量太有限。”以目前所有券商的凈資本全部投入市場來計算,對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券商在融資融券試點業務中能動用多少比例的凈資本,也是個未知數,還有待于證監會今后的窗口指導或者指定相關的法規制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