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玉海
在記者數天的采訪中,創業板政策能否盡快和進一步明確,是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部分備戰創業板的企業直言,創業板的進程將會對企業近兩年的發展節奏帶來重大影響,而有關操作細則、配套措施,以及實踐中可能會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亟待監管部門給予重視和完善。
期待操作細則盡快落定
“你能不能告訴我,創業板什么時間能正式推出?”在天津凱發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蔡登明有些著急地問。這家專業從事軌道交通自動化解決方案的企業,一直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滾動發展,然而創業板推出的消息卻改變了企業原有的步伐。
“我們能不能也借上市走得更快些?”2007年,當天津高新區科技局的領導帶著有關新三板、創業板上市的政策精神敲開公司大門時,凱發電器管理層的心思便活躍起來。這家由中鐵電氣化設計院的技術人員“下海”創辦的企業,在國內電氣化鐵路、城軌自動化控制調度領域“三分天下有其一”,技術實力毋庸置疑。隨后,凱發電器的基本面也得到了中介機構的認可,申銀萬國證券與公司“一見鐘情”,并迅速入場,于今年初幫助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2007年凱發電器營業收入4600萬元,今年預計將超億元,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創業板《征求意見稿》的要求,然而問題在于,公司考慮以募集資金擴大與國際同業的合作,相關談判卻因上市不明朗而時斷時續。同時,改制也讓今年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有所增大。“如果按原有模式,公司依然可以保持較快發展,但由于上市我們改變了戰略,改制成本也已經付出,肯定不能說停就停。”蔡登明說。凱發電器的苦惱,也正是記者在走訪中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
上市審核標準有待細化,是企業反映的另一大問題。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業界有兩種關于創業板企業標準的政策說法,一種被稱為“小小板”,即仍會較多地比照中小板以嚴格控制上市企業質量,另一種更為強調企業的創新性。由于遲遲未有定論,部分券商已經開始放緩對創業板資源的投入,等待政策明朗。
天津港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于川則告訴記者,而對于企業,許多希望在上市起步時就明確自身在資本市場的定位和長期規劃,例如是上中小板還是創業板,以及今后是否要“轉板”的問題,“對于港東,我們是國內領先的從事光學分析儀器的高新技術企業,也許還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在擬上市企業間的交流中,目前標準的不明確確實已影響到了許多企業的判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