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市場法律體系逐步完善
1993年的《公司法》和1998年的《證券法》是規范資本市場的兩部重要法律,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的發展,市場發展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許多新情況,這兩部法律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亟需修改。2005年10月全國人大修訂了《公司法》和《證券法》(簡稱“兩法”),并于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
與“兩法”的修訂相適應,全國人大、國務院各部委對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進行了梳理和調整。出臺《刑法修正案(六)》,修訂了《企業破產法》。中國證監會陸續頒布了《凍結、查封實施辦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證券結算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等一批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與“兩法”配套的規章體系。
□ 法治是資本市場有序運行的基礎和穩步發展的保障。由于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對推動市場的法制化、規范化尤為重要。“兩法”的修訂和資本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進一步理順了資本市場的法律關系,健全了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對全面提升資本市場法治水平、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資本市場的近期發展
2006年,在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機構投資者迅速壯大,法律體系逐步完善的基礎上,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而深刻的變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交易日趨活躍。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個市場的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萬億,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的140%,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在市場規模和交易量成倍增長的情況下,交易結算系統和監管體系基本保持了平穩運行,未發生影響市場正常運行的異常事件。
□ 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項改革措施沿著漸進式的市場化改革方向穩步推進,并將成熟市場經驗與中國國情有機地結合起來。
實踐證明,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與發展,必須把資本市場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必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緊密服務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快市場化改革的步伐,調動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實現市場發展和創新的目標;必須進一步完善法律和監管體系,不斷提高市場規范化運作的程度;必須積極推進資本市場的有序開放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資本市場在未來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綜合競爭力。
第三章 中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和轉型需求,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但是,與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要求相比,與處于類似經濟發展階段的其他新興資本市場相比,以及與境外成熟市場相比,中國資本市場在許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評估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分析中國資本市場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應當以國際化視野進行多視角分析,避免簡單類比造成的片面性。為此,除了考慮中國自身經濟背景,我們還選取了一些境外市場進行比較,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成熟市場,韓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
資本市場的整體規模有待擴大、結構有待完善
資本市場整體規模偏小,直接融資比例較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比例失衡。2007年11月底,中國資本市場資產總額的比例雖然有了快速提高,升至37%,但是比例仍然較低,資本市場整體規模依然偏小。2001至2007年,中國境內直接融資籌資額與同期銀行貸款增加額之比分別為9.50%、4.11%、2.97%、4.49%、2.05%、8.38%和21.95%,雖然逐步提高但是仍然偏低。2007底,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僅相當于股票市場規模的26.7%,遠低于美國等成熟市場,甚至低于韓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結構失衡問題較為突出。
股票市場實際進入流通市場的股份比例偏低,多層次資本市場剛剛起步,不能滿足多元化的投資及融資需求。2007年股票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截至年底,股票總市值達到32.7萬億元,與2006年GDP的比值為155%,但是現有實際進入流通領域的股份比例偏低,僅為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8.4%,尤其是大市值股票實際進入流通領域的股份比例過低。另外,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規模偏小。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尚處于發展初期、規模小、行業覆蓋面較窄。創業板尚未設立。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缺少柜臺交易市場(OTC市場)。
證券交易所競爭力有待提高。體現在交易品種和數量不夠豐富,交易機制有待完善,收入模式比較單一。
債券市場,尤其是公司債券市場發展滯后。2006年底,中國債券市場資產總量為6.02萬億元,僅相當于當年GDP的28.7%,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水平。2007年底,中國債券市場資產總量上升到8.72萬億元,但是總體規模仍然較小。同時,品種結構不合理,公司債券市場發展滯后。截至2007年底,中國債券市場只有少量的短期融資券、可轉換公司債、可分離交易公司債以及上市公司債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債券,在債券市場總量中的比例僅為4.1%。2006年底,上述公司債券規模相當于GDP的比例僅為1.4%,遠低于成熟市場。另外,市場相互分割,投資者結構不合理,債券市場投資者嚴重同質。
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市場有待發展。體現在市場規模較小,品種結構簡單,品種創新相對不足,投資者結構尚需進一步完善,中介機構實力有待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場尚未形成等方面。
市場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難以脫離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和體制改革的總體進程。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的大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真正的資本約束機制,市場價格對于社會資源的引導和企業行為的約束都不夠有效,市場效率有待提高。
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有待深化。首先,股票發行體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市場化定價,但是,現有發行體制仍然存在行政控制環節過多、審批程序復雜等問題。一方面,股票市場發行體制仍然采用行政色彩較濃的核準制,從發行人資格審查、發行規模、發行乃至上市時間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由監管機構決定。但是在境外成熟市場上,股票發行普遍實行注冊制,程序更為便捷和標準化,定價機制更加市場化。另一方面,中介機構、專業機構投資者在發行定價過程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其次,債券市場發行機制存在諸多缺陷。由于不同部門制定的發行審批具體規則差別很大,造成不同債券產品的發行審批標準不同。此外,企業債券發行審核體制總體上仍然沿用高度依賴行政審批的額度制。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債券市場的發展。此外,由于國債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收益率曲線不完整,導致債券市場的發行和交易均缺乏必要的利率基準,制約了債券市場市場化定價功能的有效發揮。
交易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交易成本較高。中國股票市場至今缺乏做空機制,難以形成有效的套利機制,限制了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充分發揮,降低了股票市場運行的有效性。在市場深度和流動性成本指標方面,中國股票市場與境外主要市場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與境外市場交易的價格沖擊成本相比較,中國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成本不僅高于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成熟市場,也高于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債券市場交易機制有待完善。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以及銀行柜臺債券市場相互連通不足,債券交易的流動性成本較高,效率較低。
登記結算的法規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目前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登記結算技術系統仍然相互獨立,同一個投資者持有的證券分別登記在兩個證券帳戶內。這種相對分割的登記結算體系降低了股票市場的整體運行效率,增加了跨市場創新產品推出的技術難度。
市場分割降低了資本市場的有效性。目前中國股票市場分為國內A股市場、國內B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紅籌股和H股),債券市場則分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和銀行柜臺交易市場。市場間相互分割,缺乏必要的套利機制,降低了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有效性。
上市公司整體實力有待提高,內部治理和外部約束機制有待完善
對國民經濟代表性不足。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上績優大盤藍籌股仍然偏少。另外,大批非公有制企業快速成長,其中有大量創新能力較強、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但目前這一企業群體在中國上市公司構成中的比例過低。中小企業板建立以后,這種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總體來看,當前上市公司的結構仍然無法全面反映國民經濟的發展特點和趨勢。
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近幾年,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是由于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仍然存在著影響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若干突出問題。比如部分控股股東直接干預上市公司事務。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形似而神不至”,“三會”(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運作流于形式。部分國有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內部人控制問題嚴重。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的勤勉盡責的意識淡薄。
市場化篩選機制有待完善。首先,退市機制有待完善。一方面,現有退市制度缺乏足夠的靈活性,退市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化。另一方面,現行退市制度過于強調上市公司的業績使得標準過于僵化。同時,現行的退市標準單一,沒有針對不同市場的不同退市標準,不利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因此,退市機制的不完善使得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其次,市場化的收購兼并機制有待優化。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市場化的收購兼并機制尚未完善。一些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活動顯現出較強的行政干預特征,交易的定價過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受行政因素影響。市場主體的守法和誠信意識比較淡薄,上市公司收購活動中的違法違規現象屢有發生。市場化并購機制的不完善使得上市公司治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機制,也使得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外資并購趨于活躍。在這些背景下,如何保證兼并收購過程的公平、公正、透明,有效打擊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推動市場化并購機制的完善,如何妥善解決跨國并購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和政策問題,給監管部門帶來了新的挑戰。
證券公司綜合競爭力較弱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以及近幾年的綜合治理,中國證券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6年,證券公司扭轉連續四年虧損的局面,歷史遺留問題也得到有效化解。但是,與國際大型金融服務機構相比,中國現有證券公司的規模仍然普遍偏小,核心競爭力仍然有待提高。
整體規模偏小。2007 年11月底中國共有證券公司106家,證券公司總股本8522億元,總資產1.72萬億元,2007年1至11月證券公司總收入2516億元,全行業盈利1745億元,管理資產總值828億元,與國際大型投資銀行相比,除總股本外,總資產及管理資產總規模仍然過小,目前中國全部證券公司及管理資產資產總額尚不及一些國際大型投資銀行的資產規模 。
盈利模式同質。中國證券公司現有業務中經紀業務在盈利中占比過高,直接投資、并購咨詢等業務尚未有效開展。大部分證券公司經營模式單一。
行業集中度不足。目前中國證券行業仍然高度分散。與此相反,在國際成熟市場上,證券公司都經歷了一個由小型化、分散化逐步向大型化、全能化發展演變的過程。
證券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首先,證券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普遍存在兩種極端情況。相當一部分證券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單一,大股東控制管理層的現象較為突出;另一些證券公司股權結構又過于分散,股東會、董事會對管理層的監督控制不足,易產生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其次,證券公司治理結構尚不完善。再次,一些證券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疏于執行。一些公司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相互監督和制約關系,公司總部對各分支機構也缺乏嚴格、有效的管理,違法違規的事件時有發生。 還有,大部分證券公司尚未建立股權激勵機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得一些公司管理層行為短期化,也使得以人力資本為核心的證券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弱等。
整體創新能力不足。目前證券公司在產品創新、業務創新、組織創新方面受到較多限制,整體創新能力不足。一方面證券公司創新活動受到一些體制和市場環境的制約,時間較長、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創新的動力和投入;另一方面,部分證券公司在創新活動中未能有效控制可能產生的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創新活動的成本。
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機構投資者規模偏小,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隨著機構投資者特別是證券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投資者結構有所改善。但總的來說,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機構投資者整體規模偏小,發展不平衡。
個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個人投資者比例偏高。根據深交所、上交所的統計數據,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目前仍然主要以短線投資為主,缺乏真正的長期投資者。與境外成熟市場相比,目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平均換手率偏高。從投資行為分析,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個人投資者更偏向于持有和交易小盤股、低價股、績差股和高市盈率股,持股時間較短、交易較為頻繁。
機構投資者整體規模偏小。與境外成熟市場同類型機構投資者相比較,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上的各類機構投資者持股期限普遍較短、交易比較頻繁,短期投資行為比較明顯。同時,現有各類機構投資者之間在投資理念、投資標的等方面顯示出較大的雷同性,不利于股票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不夠豐富、業務創新不足。過去幾年中,基金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成績顯著。但是,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基金行業規模仍然較小。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現有經營模式單一、產品不夠豐富。同時,現有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股東結構不夠合理、長期激勵約束機制不到位等問題是制約基金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近幾年基金業規模的快速擴展對專業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基金業人才瓶頸問題日益突出。
保險公司、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其他類型機構投資者參與不足。第一,與成熟市場相比,養老金制度發展滯后。第二,保險資金實際投資于資本市場的資金規模偏小,占整個保險資金的比例較小。上述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不足和對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不足使得資本市場缺乏長期機構投資者。
各種類型的集合型投資計劃監管規則不統一。集合型投資計劃產品的監管機構多,監管規則復雜。雖然不同集合型投資計劃產品本質相同,而且相互之間存在較強的可替代性,但是監管機構各不相同,相應的監管理念和監管手段也存在較大差異。這種不統一加大了監管成本,降低了市場效率,也不利于該市場的長期發展。
非公募型投資基金發展不規范。在境外成熟市場上,非公募型基金市場規模大,參與機構眾多。而中國本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由于退出渠道不夠暢通、管理機制落后等原因,發展較為緩慢,市場影響力還比較低。此外,中國二級市場非公募基金的發展長期處于灰色地帶。隨著股票市場的不斷活躍,二級市場非公募基金的規模發展很快,對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強。但是,部分基金在運作模式、內部風險控制、資金外部托管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
法律、誠信環境有待完善,監管有效性和執法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中國資本市場仍然處于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市場的一些體制性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加以解決。同時,由于資本市場自身的迅速發展,內部和外部環境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既有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斷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
從監管體制看,目前過于依賴行政監管的局面已經明顯不能適應資本市場發展的要求。同時,由于缺乏應有的靈活性,監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監管工作的效率尚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
監管協調機制、執法有效性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另外,當前自律組織功能尚不健全,自律監管過弱。
此外,股權文化和誠信環境的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 與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與處于類似經濟發展階段的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以及與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相比,中國資本市場在許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從市場規模、結構到市場效率,從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到證券期貨服務機構的管理水平,從交易所競爭力到各種基礎設施的效率,從法律法規的完備性到執法的有效性,都存在著嚴峻的挑戰。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和轉型的客觀需求,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客觀分析中國資本市場的差距和面臨的挑戰,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市場發展階段的特點,借鑒成熟市場的經驗,制定資本市場發展戰略,將為資本市場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四章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戰略及展望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應該從有效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構建自主創新經濟體系的戰略高度去規劃。
展望未來,隨著法制和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效率的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將在未來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伴隨中國經濟的成長而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基本原則
資本市場發展的戰略措施(2008-2020)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法律和監管體系,建設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場。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培育市場化發行和創新機制;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效率;加強監管協調,防范金融風險。
大力推進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建設,滿足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大力發展主板市場;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板建設;加快推動創業板建設;構建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建立適應不同層次市場的交易制度和轉板機制;完善登記、托管和結算體系。
推動債券市場的市場化改革,加快債券市場的發展。體現在完善監管體制,改革發行制度;建立健全債券市場主體的信用責任機制;建立統一互聯的債券交易結算體制;豐富債券品種,完善債券投資者結構。
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完善期貨品種體系,穩步發展金融衍生品;健全衍生品交易機制;優化投資者結構。
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加強公司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并購重組市場規范發展;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促進公平和有效競爭格局的形成,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證券期貨業。進一步放松管制,營造有利于創新和公平競爭的環境;完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治理結構;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拓寬業務范圍,推動證券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繼續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培養資本市場專業人才。
穩步推進對外開放,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堅持對外開放,把握好對外開放的節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探索“走出去”的路徑。加強國際監管合作。
推進資本市場文化建設,營造有利于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加強投資者教育。建設健康的股權文化和誠信環境。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遠景展望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成績斐然。可以預期,中國資本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服務于中國經濟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將不斷發展壯大。
一、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和監管體系將基本完善,成為更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
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律制度和監管體系將更加完善,機制健全、透明高效、運行安全的市場體系將基本建成,資本市場成為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
資本市場法律制度和執法體系基本完善。資本市場的法律制度將基本完備,證券執法體系基本健全,執法效率顯著提高,從而有效規范資本市場的各類活動并保障市場的穩健運行。各種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責任制度安排得到切實落實,相關的司法審判機制基本形成,多樣化的非訴訟的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得到建立,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嚴厲打擊,資本市場的規范化程度顯著提高,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金融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合理、高效的監管體制逐步完善。以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和社會監督組成的立體、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基本確立。監管重點實現了從行政審批為主向信息披露為主的轉變,監管模式實現了從機構監管向功能監管的轉變。政府職能定位實現了從管理者到監管者的轉變;證券、期貨業協會及交易所的自律監管作用得到較為充分的發揮。
二、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將大為拓展,成為一個高效、多層次和開放的市場
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將大為拓展,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全面發展,市場層次更為豐富。資本市場將包含豐富的投資產品、多樣化的交易平臺,形成滿足多層次投融資需求的市場體系,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廣闊的平臺。
中國資本市場將成為效率較高、流動性較強和具有一定深度的市場。市場交易成本將大幅降低,市場效率較高;市場機制將充分發揮作用,資本市場的發行、定價、交易等環節將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的運行和自我調節;資本市場的進入成本相對較低。市場的流動性較高,沖擊成本較低;風險監控和預警機制基本建立,系統性風險逐步降低;市場的深度和穩定性增強。
股票、債券、期貨及金融衍生品市場全面發展,資本市場結構較為平衡與合理,金融產品更加豐富。股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代表中國經濟主體的大部分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特別是大盤藍籌股和創新型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獲得較大發展;上市公司運作規范,公司治理水平大幅提高。
債券市場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與股票市場形成有效的平衡;債券品種多樣化,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各種固定收益類、結構性和資產證券化等產品將不斷出現。商品期貨和金融衍生品的品種更加豐富。市場參與主體基本成熟,投資者多元化,具有良好的投資理念和風險意識。市場交易活躍,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多層次市場體系得以建立,交易機制比較完善,交易所的市場化運作水平較高。多層次市場逐步建立,形成交易所市場與場外交易市場有機聯系、相互補充的市場體系。交易結算制度基本完善。交易所的運作機制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資本市場將成為開放的市場,并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與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相適應,中國資本市場將成為一個開放度較高的國際性市場。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將在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服務,并與本土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形成良性競爭格局;國際資本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有較大提高;國際企業可以選擇在中國資本市場發行上市。資本市場的基礎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市場的深度、廣度、融資成本、流動性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三、中國資本市場將出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金融服務水平全面提高
到2020年,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進入相對成熟階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發展也將進入新的時期。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更加規范化和國際化,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激勵機制更加健全,管理、服務和風險控制水平有較大提高。大批既了解國際運作、又服務于中國經濟需求的專業人才成長起來。資本市場運行的良性格局基本形成。
證券公司的發展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競爭力顯著增強,出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證券公司。證券公司的各項主要業務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形成了依托于本土市場的較強的全球競爭力。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更趨多元化,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經過市場的競爭和篩選,中國資本市場將出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證券公司。
以基金管理公司為主的資產管理機構全面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成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中國基金業獲得較大發展,規模大幅增加;基金類型及品種比較豐富;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更大程度地投資于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成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出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產管理機構。
其他證券期貨服務機構獲得較大發展。在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評級公司等其他證券期貨服務機構也獲得較大發展。各類機構的數量增加、規模擴大,運營、管理更加規范,專業化程度和執業水平顯著提高。
四、中國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不斷顯現,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將基本完成從“新興加轉軌”市場向成熟市場的過渡;資本市場的各項功能得到較為充分的發揮,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
直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得以構建,金融結構得以優化,金融體系的彈性和穩定性增強。資本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場所,股權及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成為國民經濟中主要的融資渠道,金融結構得以改善和優化,金融體系的彈性和穩定性增強。
資本市場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廣闊的平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效率的提升,并購和重組等市場篩選機制的逐步完善,資本市場將有力地推動中國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完善使資本市場成為高科技和創新型企業的搖籃,大批高經濟附加值、高成長性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成長壯大,引領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自主創新體系的構建。
資本市場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良好運行將大幅度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增加;同時,資本市場還將引導投資布局的調整,拉動落后地區的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將有助于變革農業生產與經營方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本市場將成為社會保障資金的重要投資場所,促進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資本市場通過其創造的公平競爭、共同致富的平臺,將在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