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波:開價4億美元 不會只在博客上收購徐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7日 10:14 中國經營報 | |||||||||||
張巖銘 葉文添 由于收購信息是在個人博客上發布的,這讓一場巨額收購變得飄忽和史無前例。 6月8日,三一重工(資訊 行情 論壇)執行總裁向文波在個人博客上叫價3億美元收購徐工,并愿意全盤接受凱雷的方案,一周之后的15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向文波告訴記
“6月底之前我們就會對商務部和徐工提出我們正式的收購要約。”向文波很正式地告知記者。 收購意向兩年前已傳達 2004年的某一天,向文波與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租借了一駕商用飛機,專程飛到了徐州。 這是在得知徐工集團有意尋求買家后,他們前往徐州去和徐州市政府的官員以及徐工集團的管理層商洽收購事宜。他們在徐州只呆了半天,當然,會談的時間就更短。 向文波不太愿意再回憶當時的具體情形,“接待是熱情的,但我們能感覺到我們被排斥在外。” 隨后三一集團向徐工以及徐州市政府遞交了自己的方案。“雖然我們努力了,但是我們根本沒能進入到實質性的程序,所以我們沒能獲得任何實質性談判的機會。”當記者追問當時談判細節以及報價方案時,向文波這樣回答記者。 而在這一點上,徐工集團經濟運行部部長即徐工被收購項目的負責人王慶祝也表示,2004年,雙方的確探討過合作,但由于三一集團開出的收購價格很低,地方政府和徐工集團也一致認為,三一集團的企業文化與徐工集團傳統的國有文化相沖突,并不適合參股徐工機械。 “三一集團一直把徐工集團當做潛在對手,可能擔心我們改制后對它的威脅更大。”王慶祝這樣分析三一的收購動機。 “我們可以馬上拿出錢來收購” 在向文波6月14日的博客日志上,他如是分析:凱雷的收購方案是2.55億美元收購徐工集團82%的股權,外加對賭方案。如果徐工達到預期經營目標,凱雷分兩次向徐工注入1.2億美元。請注意:此時的徐工已經是凱雷擁有85%股權的徐工、也就是說凱雷是在給自己的公司注資。某種意義上,凱雷玩的不過是把自己的錢從右口袋移到左口袋的游戲而已。 向文波認為在凱雷收購徐工的價錢上,媒體普遍被誤導,徐工被嚴重低估。 媒體同時質疑的是:向文波是不是放出了一顆衛星?三一有沒有能力收購徐工?它是不是只在借機炒作? “如果說我們是炒作,我們可以馬上拿出錢來收購,我們也很快會遞出我們的收購意向書。”向文波告訴記者,三一集團將和三一重工聯合收購,他們采取的收購方式可以包括現金、交叉持股等,而具體的收購方案,他們可以照搬凱雷的方案。 國信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郭亞凌告訴記者,以三一今年的經營情況來看,收購資金的確不是問題,在他看來,今年三一的現金流將有大幅度的好轉。“換股,或者用股票到銀行進行抵押貸款,都是很簡單的方法。” 而媒體同樣質疑的是,假如三一收購了徐工,三一有沒有能力經營好徐工,從而真正達到增強主營業務,完成產業的互補和整合? “收購以后,我們可以對行業進行整合,改制,從而提升國內機械行業的競爭力。”在向文波看來,徐工作為一個老牌企業,缺乏的只是一種有效率的管理機制,而民營企業三一正好擁有這個長項。 在天相咨詢副總經理、高級分析師施海仙看來,凱雷作為一個投資基金,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最后一定會轉手。而三一的收購則可能是希望把企業做強,加強產業鏈。 “三一與徐工的產品結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徐工的優勢在于起重機和壓路機,而三一則著重在混凝土機械方面。無論是行業管理經驗還是產業管理經驗,或者研發、核心技術上,我們都是相通的,市場方面也很容易整合。”向文波認為,如果三一能夠和徐工合作,將是極好的產業整合機會。 資金和管理之外的問題 但是,現在看來,三一的熱情并未能獲得徐工的回應。 2005年 10月25日,勝出者凱雷投資以3.75億美元收購徐工集團子公司徐工機械85%的股份,并提交商務部等待最后批復。 由于遲遲未能得到批復,徐工集團也正在修改今年4月向商務部提出的“毒丸計劃”,修改的重點是加強對同業競爭對手的限制力度。據悉,這一修改后的計劃將于六七月份交給商務部再審。 凱雷投資國內并購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王良華律師對記者表示,這一修改后的“毒丸計劃”能夠解決政府部門所擔心的一些問題,如外資會否在短期內退出等,也可能增強凱雷收購的可能性。 “凱雷收購徐工,并不存在傾向性問題。當時凱雷入圍,都是通過公開的掛牌,從談判到后來的一系列程序,都是完全合法的。”王良華坦言,從國有企業本身,在評標方面,價格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在企業長久的可持續發展、技術能力、資金能否到位等都是企業必然考慮的因素。 一位分析師認為,徐工希望被外資收購可能跟其想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有關,同時也可能希望在技術方面借助外資的品牌。如在凱雷與徐工的并購協議中,凱雷承諾,將向合資公司注入管理人才和新技術、新產品,促使徐工機械最終成長為一家被國際資本市場所接受的、規范的、具有成長性的公司。這被認為是讓大部分徐工職工在心里產生了對未來的美好預期。 王慶祝也告訴記者,徐工之前人才流失嚴重,現在凱雷進來,今后還要海外上市,這對引入人才有很大吸引力,特別是在年輕人中會產生很積極的影響。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徐工不愿意接受三一,同樣還有管理層的考慮。“凱雷畢竟是外行,凱雷入主,可以承諾保持原有的管理層,職工安置方面可能也會有一些協議。但三一作為同業,入主后,徐工管理層的去向就很成問題。”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如是認為。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