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并購:魂與根的互動(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18:10 《理財》 | |||||||||
并購擴張 并購擴張,或者說資本運營,是指根據現代資本市場的資本運作的基本規律與相關法律規定,通過系列契約安排及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實現企業產能與規模擴張、價值增值與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資本運營是企業以擁有的資本(包括實力、技術、品牌、人力、文化、管理、營銷與財務控制等)為對象,通過資本更大范圍的流動,實現內外部資源的優
海信集團的并購擴張與資本運營,自始至終貫徹“技術是魂,財務是根”的經營管理理念。在“魂”與“根”良性互動的前提下,本著先做強再做大的原則,結合海信集團在實力、品牌、人力、文化、管理、營銷等方面所形成的綜合優勢,以產能與規模擴張、優化市場整體布局、價值增值與效益增長為終極追求目標,這就是海集團在資本市場14年并購擴張的基本邏輯。 具體而言,海信集團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考慮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擴大現有的資本,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膨脹現有的資本,考慮用什么樣的手段取得尚未發揮其效益的資本為基礎,搶占行業、產業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實現本企業的快速、穩健、裂變式發展。在流程操作上,海信則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大膽而靈活地進行探索,從運營本企業的有限資產擴展至社會上豐富的存量資產,使企業進入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如海信早年對山東淄博電視機廠等11家企業的資本運作,就是在嚴格控制財務風險的基礎上,通過輸出品牌、技術、人力、管理、企業文化等資源要素,用3億元調控了30億元的社會存量資產,使有效資產迅速增加,凈資產由1993年的8913萬元擴張至2002年6月的36.6億元,同時達到了年產400萬臺電視機的生產能力。 在對目標企業進行并購后,海信集團對被并購方的資本整合,并不是將自己的文化與管理簡單地強加給對方,而是進行文化的有效融合。在管理的整合上,由于海信采取的是并購控股策略,確保向被并購方派出高層決策與管理人員,這樣能保證其在技術、人力、管理、營銷與文化等方面的要素資源輸入。 與“財務是根”的風險管控理念相對應,海信在資本運作中從不為獲得特定優惠政策或片面依靠行政撮合而單純求大,而是在并購行為符合集團發展戰略的條件下,對并購企業的環境、資產狀況特別是財務狀況有了準確判斷后才決定是否實施。1999年,海信有意收購南方某上市公司,該公司與海信有過多年的業務合作,所處地理位置較好,其所在地區的經濟開放度與發展程度都具有優勢。收購該公司,不僅可有效增加集團的生產能力、改善集團在全國的戰略布局,降低經營成本,為集團構建合理的物流體系提供條件,并為集團的資產重組提供殼資源。但由于該目標并購公司涉及的法律糾紛較多,部分財務狀況不透明,海信出于穩健性的考慮,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計劃。 同樣是基于“財務是根”的風險管控理念,在目前塵埃已基本落定的科龍并購案中,海信并購的基本價值訴求,實際上就是周厚健在2004年12月有關“要借助資本市場來實現規模質的變化”戰略在具體市場實踐中的表現。因為,并購科龍,不僅可以為海信帶來成本地位改善的規模經濟效應,完成對國內環渤海、長三角與珠三角三大家電市場的全面布局,同時還充分利用科龍所置身的市場困局所帶來的低成本收購契機,為其獲得產能規模擴張的同時贏得在白色家電領域的戰略優勢。 總而言之,在中國資本市場當前的大環境下,利益背后有陷阱是企業并購擴張、資本運營的基本邏輯。海信集團正是通過“魂”與“根”的良性互動,在有效規避一切可能的市場與財務陷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攫取資本運營所可能帶來的潛在收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