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股改停牌時間創記錄 方案難產事出有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8日 00:59 東方早報 | |||||||||||
早報記者 陳其玨 從2月27日起停牌至今的華夏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600015)創下了股改停牌時間最長的紀錄。昨天,其終于公布了10送3的股改方案。公司董事會向媒體發函解釋:方案出臺
據華夏銀行董事會介紹,公司股改早在去年7月份就開始著手準備,之所以方案出臺較晚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方面,華夏銀行同時在進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工作,引資和股改存在銜接問題,為減少不確定因素影響戰略投資者的決策,同步進行的股改工作有時不得不暫時讓路而造成了一定的時間延后。 更重要的是,華夏銀行的股東結構分散,導致了非流通股東之間的溝通協調花費了較多時間和精力。由于公司股權分散,非流通股東多,且分屬于十幾家不同地區和管轄范圍的國資委,沒有絕對控股的股東和一致行動人,還有相當部分股權被凍結、處于拍賣過程中,需要其他股東代墊。而引資后,非流通股東對股權比例相當敏感,又限制了代墊空間,各部門又有不同的審批程序及掌握尺度,為取得一致性方案,各股東和華夏銀行都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 而針對此前關于華夏銀行股改可能采取權證方式的預期,華夏銀行董事會昨表示,之所以放棄權證、采用送股方式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送股方式最簡單明了,非流通股股東容易測算成本,流通股股東容易測算收益,上市公司各項指標不發生任何變化。另外,華夏銀行在與德意志銀行簽署的入股協議中,已明確了每股凈資產不得發生變化,因此無法采取民生、招行所用的轉增類的股改方式。 如果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發行權證,公司的總股本和凈資產都會發生變化,剛談好的戰略引資工作就將前功盡棄。而如果由非流通股東作為權證發行人,很多股東因股權質押、凍結等原因,不具備權證發行人資格。另外,權證的設計勢必導致股權架構變化,現有的非流通股東持股的增減及行權價格,均會給進行中的戰略引資帶來不確定影響。 去年10月17日,華夏銀行與德意志銀行等三家境外投資者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等多項文件。11月10日,華夏銀行與德意志銀行在德國柏林簽署了《全面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于11月17日獲華夏銀行股東大會批準,目前已報監管部門審核,在獲批后將生效。 今年3月9日,銀監會批復同意德意志銀行等三家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全面引進戰略伙伴后,外資比例將占到總股本的13.98%,單個外資比例最高為7.02%,持股比例沒有超過目前第一大股東首鋼。 根據公告,華夏銀行最晚于4月6日復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