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競購戰揭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3日 06:12 中國證券報 | |||||||||||
在上周發出的主動收購要約被保誠保險公司(Prudential)拒絕之后,英國第一大壽險公司———英杰華保險集團(Aviva)21日表示,它不排除進一步提高收購報價的可能。由于其他保險巨頭也對保誠保險公司虎視眈眈,新一輪競購戰一觸即發。
英杰華引燃競購戰火 路透社披露,英杰華集團CEO理查德·哈維(Richard Harvey)和CFO安德魯·摩斯(Andrew Moss)在20日和21日兩天與相關股東舉行了13次會談。會談期間,理查德·哈維排除了發起“敵意競購”的可能,他希望投資者認真考慮英杰華集團的換股合并提議,即以100股保誠保險股票換82股英杰華股票。 3月20日,英杰華披露了其收購要約的一些細節:如果收購成功,新公司每年有望實現成本節約5.62億美元,它將把保誠保險股東的分紅提高37%,新公司的管理層將由兩家公司的管理團隊組成。 多數分析師都認為,英杰華3月16日對保誠的每股出價為7.08英鎊太低了。許多投資者相信,如果英杰華要最終收購保誠保險,換股比例應從100:82上調至100:87。瑞士信貸集團給保誠保險的目標價為每股7.32英鎊。 理查德·哈維表示,將就與合并交易直接征求股東的意見,根本不考慮保誠保險公司管理層的拒絕。他堅持表示其收購意向是友好的。英杰華和保誠保險有一些共同股東,這也使得他們難以決斷。據悉,英杰華最大的15家股東中,一半以上也持有保誠保險的股份。因此,英杰華將向他們闡釋雙方合并在規模、戰略和協同效應等諸多方面的好處。 英杰華的出價可能只是雙方在一場將影響全球保險市場的曠日持久的收購戰中進行的第一個回合。歐洲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法國安盛保險集團(AXA)和荷蘭國際集團(ING)都可能成為下一輪保險并購的主力。其中,德國安聯和法國安盛有可能參與對保誠保險的競購。此外,不排除英國匯豐銀行、美國國際集團(AIG)、南非耆衛公司參與競購的可能。 英杰華公司本身就是一個合并的產物。從1998年—2004年,英杰華共完成了約21宗交易,總金額達334億美元。英杰華公司一再表明,它是保誠保險最合適的競購者,主要是看好保誠保險公司在美國和亞洲的業務前景,收購保誠保險以增強其在英國和歐洲的普通保險業務實力。 《紐約時報》稱,英杰華集團與保誠保險合并的戰略邏輯非常清晰,他們的業務互補性非常好。一位持有兩家公司股份的基金經理表示,英杰華和保誠保險在業務上有很強的互補性,唯一的問題只是價格差距。 保險同業并購潮涌動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保險業的并購熱潮就開始涌動。2005年年底,瑞士再保險公司以68億美元收購了通用電氣旗下的保險業務,今年1月26日,南非耆衛保險公司(Old Mutual)以約69億美元收購了瑞典最大保險商———斯堪的亞保險公司(Skandi-a),結束了長達6個月的競購。3月20日,美國一中型保險商杰斐遜·派拉特公司股東投票接受了林肯國民集團對其7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分析人士稱,經過幾年的沉寂之后,全球保險業正經歷一波新的并購潮。標準普爾公司分析師羅伯特·瓊斯稱,由于大保險公司面臨的增長機遇有限,他們更愿意將其資產多元化。他認為,歐洲保險公司在行業整合方面可能比美國保險公司更積極,尤其是歐洲內部的保險并購將比跨大西洋的歐美企業并購要多。 2月8日,“股神”巴菲特的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收購了一家未上市保險商Applied Underwriters公司及其所有的子公司。 瑞士保險商蘇黎世金融集團CEO詹姆斯·司基洛2月初曾表示:全球保險業今后將面臨一股整合潮。如果蘇黎世金融集團在運營自身業務時很有效率,那么它就可能收購其它的公司,并將自己的業務模式移植到后者。日前市場傳言,該公司正打算收購圣保羅旅行者公司(St.Paul Travelers Companies)。 2月9日,美國最大壽險企業———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Life)總裁羅伯特·亨里克遜說,目前該公司面臨一個“實質性”的擴張機遇,壽險業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大都會人壽不排除進一步收購的可能。 與此同時,一些歐洲的中型保險公司也有可能成為并購目標,例如荷蘭保險商Aegon集團就可能成為收購對象。華爾街投行人士認為,Aegon集團目前的價值被明顯低估,而且它在美國有許多未充分利用的分支機構。 混業巨頭剝離非核心業務 今年保險并購的另一大特點是,一些混業經營的金融巨擘逐步改變一度風行的“金融超市”策略,轉而開始剝離某些非核心的保險業務。 2月8日,美國第三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以12億美元現金價格將其旗下保險業務———大通保險集團等5家保險公司,出售給壽險與年金銷售公司Protective壽險公司。這是繼花旗集團后又一個退出保險業的大型金融機構。但摩根大通仍將繼續通過其網絡銷售人壽保險和年金產品。 摩根大通銀行金融零售業務部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沙夫說:“我們評估了集團目前經營的所有業務,認為保險業務并不像公司的核心業務———銀行業務那樣成熟。我們還將會繼續提供客戶需求的壽險和養老金服務,不過不再經營保險產品! 銀行巨頭們發現,保險產品所需要的銷售技巧與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往來賬戶等有所不同;另外,消費者可能也不愿意從同一家公司獲得所有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保險業競爭之殘酷超出他們的預想,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銀行等混業經營者意識到,他們很難與這些專注于保險業的對手搏殺。 “金融超市”的理念逐漸失去其光環和吸引力,將有更多的金融機構退出保險業。在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等巨頭分拆了其保險業務之后,近日有消息稱,瑞士第二大金融集團———瑞士信貸集團也萌生了“去意”,計劃剝離其保險業務。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