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國企海外上市甘當活雷鋒引發三大爭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1:46 經濟參考報

  國有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利弊爭端近日再起波瀾。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對“盲目海外上市”提出了措辭激烈的批評。紀寶成認為,大中型國有企業海外上市導致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加劇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空心化和邊緣化。

  紀寶成教授如此坦陳“擔憂之心”,也旋即把自己推向了輿論漩渦的中心位置。他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同時也激起不少人的反對,兩種聲音各執一端,推動碰撞走向高
潮。

  國有資產流失之爭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認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國有企業在海外上市過程中,涉及國有資產流失至少600億美元。到海外上市的國有企業中,80%都是具有壟斷性資源的優質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均是以低市盈率在海外上市,價格比國內資本市場同類企業低20%以上。

  大中型國企海外上市都是“輕裝上陣”,剝離

不良資產,國家進行注資,這些成本實際上都是由納稅人也就是老百姓來承擔,這些優質企業在
中國經濟
高速發展中獲得高利潤卻為海外投資者分享。

  上海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我仍然堅持這樣的判斷,大型壟斷企業的海外上市,是國有資產和國民財富的最大的流失。

  壟斷性資源的很多資產是應當估算價格的,但實際情況是,其中的生產性資源被剝離出來,按凈資產的價格賣到了海外,而被剝離下來的濫資產卻由國人自己背著,這無異于拿錢送給被人,國內企業出國是作了一回“活雷鋒”。

  中央財大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優質國有企業海外上市并不意味著國有資產的流失,只要是相關企業的

股票是按照市場供求關系所形成的價格出售,不出現壓價出賣等操作,就不會有國有資產流失或低價轉移的情況。

  海外證券市場較為發達,具有足夠的市場容量,這些企業把目光投向海外,通過融資和再融資,可以滿足資金需求為我所用。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紀寶成教授所提供的數據,所依據的來源不是太清晰。當然,在海外上市的一些公司和當地券商合謀,從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只是資產的低價轉移,而不是資產的消失,這種資產的低價轉移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可以控制的。

  大量的企業到海外去上市,這是一條必然的路徑,從大方向上來說沒有問題,但是在技術層面上講,還應當防范各種形式的“上市陷阱”。

  國內資本市場邊緣化之爭

  紀寶成:至2005年底,在海外上市的近310多家中國企業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700億美元,為深滬兩市A、B股市場可流通市值的2.39倍。

  大中型優質企業的大規模海外上市,將加劇國內資本市場的空心化和邊緣化。導致市場穩定性大幅失衡,資源配置功能下降,加劇市場發展的惡性循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愈演愈烈的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潮,正使中國本土資本市場面臨邊緣化的危機。香港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內地市場則淪落為二板市場、三板市場。

  中國應重點從發行機制、定價機制、監管機制、培育多層次融資體系等方面進行改善、重構,以更高的融資效率、更透明有效的監管、更切實的投資者利益保護,來吸引中國本土優質企業積極在本土市場以合理的價格上市。

  賀強:大量的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還不至于造成國內本土資本市場空心化、邊緣化的后果。

  中國是一個大國,企業相對比較多,要造成企業空心化進而經濟空心化,是不大可能的。盡管一些企業走了出去,但是它們的注冊地還在國內。中國證券市場不會因為哪些企業走了出去而在整體質量上受到太大的影響。

  胡俞越:對內地資本市場空心化的擔憂是多余的,非但內地的企業要更多地走出去,增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通性和穩定性,而且,國內也要加大資本市場開放的程度,吸引更多海外企業和資本的到來。

  中國資本市場并不是真正缺錢,如果能讓14萬億的儲蓄存款動起來,把它們盤活了,找到更多的理財工具和投資渠道,再讓股市活起來,把上市公司的質量提高上去,加上7000萬股民的龐大參與者,國內資本市場將是大有可為的。

  國家經濟安全之爭

  紀寶成:這種趨之若鶩的海外上市大潮,具有強烈的盲目性,已經成為危及中國戰略利益的核心因素之一。

  大量關乎國計民生的龍頭企業的股權讓境外戰略投資者持有,在長期看來也將削弱國家的有關控制力。

  李振寧:國內很多企業還存在著盲目的崇洋媚外現象,甚是推崇海外上市,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企業像資源類企業,包括一些重要部門,外資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實際上是把中國資本市場的定價權拱手讓給了外方。

  事實上,國外資本的投機力量要比國內大得多,所以對一些重要資源定價權的旁落,將會嚴重危及中國的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

  賀強: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的時候,管理層在策略上會有所考慮,有的企業適合到海外上市,有的卻不適合。

  比如,一些高科技企業、軍工等戰略性企業以及產品客戶主要在國內的企業,就不太適合到海外上市。而到海外去上市的多數是一般性的市場化企業。所以,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發展研究室主任易憲容:至于大量的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是否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對于這個問題,無論是從經驗上來說還是從理論上來說,其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些國際化的企業并非是無根浮萍,無論其國際化程度多高,都是會把企業最核心的業務或流程放在本土,都會把其創造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本國。特別是當這些企業在國際市場練得一身功夫之后,回饋國內市場是它們的必然選擇。比如,最近H股公司紛紛希望回國內市場上市就是最好的說明。因此,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程度提高只會對對國家經濟安全及經濟發展戰略起到正向作用。(本報記者 張漢青 實習生 閆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