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瓜田李下 海爾四位元老套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1日 13:50 《財經時報》 | |||||||||
此次行權套現的武克松、柴永森、梁海山和崔少華四個人,都是在海爾集團打拼多年的元老級人物,F在同為海爾電器執行董事 □本報記者 王旗 上市公司高管拋售自己股票很平常,但公開的集體拋售卻相當鮮見。最著名的事件
春節期間,海爾電器(1169,HK)四位高管也上演了一次集體拋售,6天內兩次行使優先認股權,并在市場出售,一共賺得1245.1萬港元(未扣除交易費用),各自將300多萬港元的新年大利是落袋為安。 海爾電器一位發言人對《財經時報》說,四位高管同時行權,是在設計之中的。雖然當初也考慮到,集中行權可能會使外界產生一些猜測,但公司層面近來利好消息為主,四高管此舉“沒什么可害怕的! 2月3日和2月7日兩天,四高管各自將自己所持有的4000萬股優先認股權中的3000萬股予以行使,并在市場上以大約0.25港元每股的價錢出售。 此次行權套現的武克松、柴永森、梁海山和崔少華四個人,都是在海爾集團打拼多年的元老級人物,F在同為海爾電器執行董事。 其中,武克松為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1984年曾擔任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集團前身)副廠長,是海爾集團的創業者之一。 柴永森一度被視為張瑞敏的接班人,是海爾手機的領軍人物。現任海爾集團的常務副總裁。同為海爾集團副總裁的梁海山是海爾物流的創導者和實施者。青島海爾(600690)副董事長崔少華,則是海爾集團的“金融專家”,1993年即協助完成青島海爾A股上市的大任。 記者得知,四人的優先認股權在2002年11月19日獲得。這距離崔少華進入海爾電器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只有幾天時間。 其他三人是在2001年12月,海爾集團剛剛介入海爾電器(當時為海爾中建)時就進入董事會了。 當時四高管各自獲得8900萬份優先購股權,行權期限為2003年11月19日到2007年11月18日。在2005年披露的中報中可以看出,截至2005年6月30日,四高管仍然持有8900萬份優先認股權。 也就是說,在據此次集中行權前不久,四高管已經有過套現行動。 “他們都已經為海爾服務多年,公司發權是對他們的獎勵,這個權力不行使也就浪費了。”海爾電器那位發言人對記者強調,“絕對不是因為不看好公司將來而做這件事! 但是海爾電器的公司業績卻并不容樂觀。從2005年中期業績報告看,海爾集團全面控股海爾電器半年來,海爾電器業績不升反降,錄得近4億港元虧損。 海爾電器發言人稱,主要是受手機業務影響,不利因素來自內地手機競爭激烈,加上黑市手機對正規渠道的價格沖擊。公司業績將在下一財報中得到改進。 在公司虧損期拋售公司股票,難免瓜田李下。當年華晨汽車原仰融舊部拋售股票套現,為華晨走馬換將打下伏筆。 有觀察人士認為,海爾電器高管行權的時間選擇,取決于他們個人對公司股價的判斷。實際上,2005年9、10月間,海爾電器股價經歷低谷,僅在0.12港元左右徘徊。11月底,受利好消息影響,股價緩慢回升,四人拋售股票時平均每股市價為大約0.25元,已經是半年以來的最高點。 另外,海爾集團何時能將白電資產盡數裝入海爾電器中,也充滿不確定性。雖然在海爾集團內部注資計劃早已設計完畢,但注資的時間進程將受內部重組以及政府審批程序的制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