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后股改猜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9日 14:27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股權分置改革的爭議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進入2006年之后,真正的挑戰(zhàn)并未消失 □ 本刊記者 李箐 于寧/文 股改仍在“過大關”
從2005年5月初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已經進行了八個多月;深滬兩市137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3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試點方案, 最新平均對價為每10股送3.2股。 從表面看,每星期幾乎都有十幾家上市公司公布試點方案,方案的通過率也比較高,改革正在穩(wěn)步進行。然而,股權分置改革的爭議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進入2006年之后,真正的挑戰(zhàn)并未消失。 中國證監(jiān)會去年4月29日發(fā)布的《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事前并沒有任何征兆,然而,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大大出乎管理層的意料。一個被認為是解救中國長達四年熊市的“大利好”,反而被市場演變成一個重大的利空消息。 股改的過程自此演變成“股指保衛(wèi)戰(zhàn)”。一旦股指下跌,便會輪番出現政策面的利好消息:從暫停IPO和再融資到允許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從削減印花稅到放開外資進入A股,以及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托市基金“救市”,接二連三的利好消息,帶給股市的仍然是起伏不定。 讓市場屢屢放不下心來的,仍然是國資委的態(tài)度。解決股權分置的關鍵之一,是要確定是否對流通股股東進行補償以及補償多少,在這一點上,國有資產的代表者——國資委具有絕對的發(fā)言權。 市場上各種方案都反復強調流通股東在中國股市發(fā)展15年來所承擔的損失,并要求給予在試點方案中補償——但是對此,國資委始終沒有明確表態(tài)。 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國資委有其自己的目標;國有股的流通肯定是國資委所希望看到的,在盤活國有資產的同時,也便于國資委對下屬企業(yè)進行業(yè)績考評。但是,盤活的代價到底有多大?國資委肯定要細細思量。畢竟,國有資產涉及13億國民的利益,一旦在國有股流通問題上出現不合理的補償,必將損害全民的利益,而補償行為也很難令在股市中虧損的自然人股東直接獲益。 在這一背景下,國資委對于現在種種補償方案一直不加臧否;關于轉讓價格,更有《關于規(guī)范國有企業(yè)改制工作的意見》的約束。突破這一價格底線,需要決策者承擔很大的政治風險。 2006年1月23日,在全國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依然強調要按照“積極、穩(wěn)妥、有序”的原則推動股改,并無實質性意見。 迄今已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了股改,但很多國有大中型企業(yè)仍沒有加入到這一陣營中——考量到這些公司的權重,這將成為股改在2006年最棘手的課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擁有九家上市公司并在四地上市的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上海交易所代碼:600028)。作為能夠左右大盤的標桿性企業(yè),中石化的選擇仍將對股改進程施以重要影響。 “后股改時代”迷惑 從2005年9月12日到2006年1月23日,深滬兩市已經公布了全面股改19批上市公司的名單。如果能夠按照這樣的速度推動,到2006年年中,所有上市公司都將完成股權分置改革。 股改結束,市場將會怎樣?再融資將不再存在阻礙,新股發(fā)行也將開閘,而大股東非流通股成為流通股后亦可套現——證券市場或將面臨三重擴容壓力。 為了避免剛剛走強的股市再度陷入低迷,1月4日,商務部、中國證監(jiān)會、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外匯局五部委聯合制定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zhàn)略投資管理辦法》發(fā)布。 按照這一文件,外國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權分置改革后的新上市公司,可通過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中長期戰(zhàn)略性并購投資(下稱戰(zhàn)略投資),取得上市公司的A股股份。 這一消息的公布讓市場連續(xù)大漲了四天,上證指數一舉突破1200點關口。 然而,表面看來重大利好的背后,卻因為與外匯管理當局的協調問題,仍缺乏操作性(參見《財經》2006年第2期“外資進入A股:模糊的信號”)。 2006年一項值得期待的改革在于證券發(fā)行。來自中國證監(jiān)會的消息顯示,中國證監(jiān)會計劃在今后的再融資與新股發(fā)行中,進行重大的發(fā)行體制改革;其關鍵點在于,中國證監(jiān)會將放棄已經緊握了13年的發(fā)行審批權,變審批制為注冊制,相關的權限將下放到兩個證券交易所。 證監(jiān)會主席助理姚剛表示,發(fā)行市場化,一是價格對發(fā)行的約束;二是投資者對發(fā)行的約束;證監(jiān)會希望從這兩方面入手,發(fā)揮市場約束機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兩點,確乎對于證券監(jiān)管體系的回歸本位將起到重要作用。問題在于,發(fā)行體制的改革已被股權分置改革延宕了很久,如何才能保證相應的市場化制度不為其它因素——特別是指數——讓路? 券商開放兩難 去年9月,瑞銀集團參與北京證券重組獲得國務院批準,北京證券由是成為第一家“全牌照中外合資證券公司”,瑞銀集團成為北京證券的最大單一股東。 這也成為2005年券商業(yè)開放中的惟一亮點。繼瑞銀之后,剛剛開放的大門幾乎被立即關閉。 在證券行業(yè)開放的問題上,證監(jiān)會一度左右徘徊。隨著問題證券公司的重組展開,證監(jiān)會在一定程度上放開了綜合牌照券商的合資尺度,仿照銀行業(yè)的開放標準,確定了單一外資可持股20%、合計持股可達25%的內部規(guī)定。 瑞銀叩門成功,畢竟點燃了外資獲得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的希望。2005年10月下旬,外資投行紛紛提出入股內地證券公司,并希望將入股比例提高到49%以上,敦促加快開放中國金融服務和資本市場。與之前后,美國財政部長斯諾、美國證券業(yè)協會以及美國各大投行負責國際業(yè)務的總裁來京參加“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期間,這一呼聲達到了高潮。 但與市場預期相反,12月初,證監(jiān)會內部已經提出暫停審批,總結經驗,重新評估對外開放政策。對外開放的牌照最多只能有兩到三家,剛剛打開的窗口消失了。中國證監(jiān)會的壓力主要來自業(yè)內的反對之聲。國內很多證券界人士認為,在證券行業(yè)最困難的時候引入外資是顯失公平的:一方負債累累,另一方則輕裝上陣,其落差之大,將導致本土券商難以生存。 與開放政策相比,證監(jiān)會的思路是用兩年時間進行內部清理整頓,然后再對外開放。如對券商實行分類監(jiān)管,到2006年一季度還在挪用客戶保證金的券商將被關閉。1月6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和《證券公司凈資本計算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明確的管理辦法;像銀行開展業(yè)務要受到資本充足率的限制一樣,券商開展業(yè)務,也要受到凈資本的約束。 相較于證監(jiān)會,央行以開放促改革的態(tài)度則非常明確。央行金融穩(wěn)定局的一位人士稱,央行支持對外開放,但也不是全面的、大規(guī)模開放,是有選擇逐步推進開放。這事實上構成了目前的“買門票”方式。 從2005年夏開始,匯金公司、建銀投資主導的12家證券公司重組啟動之時,決策層曾多次強調將走“市場化重組”之路。但迄今已經定盤的多宗重組案,從銀河證券、華夏證券,到國泰君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西南證券,匯金與建銀注資已逾百億元。顯然,這種政府主導的重組,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券商的治理結構。 盡管外資來勢洶洶,目前真正進入談判日程的,仍然只有湘財證券、遼寧證券兩家,且均處于膠著狀態(tài)。證券業(yè)的開放政策仍沒有清晰的框架——是固守WTO承諾界線,維護行業(yè)既得利益,還是依據“買門票”方式,以個案形式開放?抑或進一步制定明確的開放規(guī)則?這顯然還需要經過長期的博弈。 在2006年底中國銀行業(yè)全面開放的“大限”面前,券商意欲固步自封,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問題的實質應當是制定怎樣的開放政策。由于“買門票”形式本身的不規(guī)范性,很可能行之不遠。 對此有專家認為,監(jiān)管當局應當明確開放步驟,給予市場穩(wěn)定預期的同時,通過招投標實現開放收益的最大化。- 策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