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A股開閘 B股退出懸念加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08:46 新京報 | |||||||||
業內人士稱,《辦法》的出臺將直接影響QFII的地位,同時,《辦法》將使得B股市場的存在越來越缺乏底氣,加速退出的可能性增加。資料圖片 五部委聯合發文明確外資進入A股市場規則,有外資投行對持股三年之限心存疑慮;QFII投資地位亦被認為受到影響 1月4日,商務部、證監會、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國家外管局聯合發布了《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28號令)》(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不經過QFII,直接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投資股權分置改革后的A股市場。
《辦法》將于1月31日起施行。業內人士指出,五部委聯合推出《辦法》是A股市場一大利好,此舉意味著國內A股市場將首次直接向外資開閘。 市場人士表示,《辦法》出臺將為市場引入更多不同身份的資金,為市場重啟IPO和再融資閘門起到推動作用。同時,外資參與A股也會對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帶來變化,從而提升上市公司自身質量。 但有質疑者擔心,后續配套政策的延續性,以及會否形成新的投資理念等問題將成為考驗《辦法》出臺的重要因素。另外,《辦法》的出臺將直接影響QFII的地位,同時,《辦法》將使得B股市場的存在越來越缺乏底氣,加速退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A股外資解禁 1月6日,上證指數以1198.81點高位開盤,隨后在短期獲利的賣盤壓力下一度出現下調跡象,但最終收于1209.42點,全天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02%。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開始的前三個交易日,市場上漲動力強勁。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分別上漲了4.17%和4.50%。A股流通市值增加了389.04億元,增幅為4.14%。在開盤交易的1242只A股中,有1157只上漲,占93.16%。 市場普遍認為,新年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政策利好,而其中政策利好最強勁的當數此次出臺的《辦法》。 五部委聯合出臺的《辦法》規定,國外戰略投資者可以“以協議轉讓、上市公司定向發行新股方式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上市公司A股股份。”這意味著,外資終于可以直接進入股改之后的A股市場。 1月6日,國家外管局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辦法》主要由商務部和證監會在2005年6月中下旬牽頭組織,其他部委分別參與了與自己部門相關業務的條款研究和制定。 同日,商務部一位人士透露,制定《辦法》的主要目的,一是配合股改,為市場帶來更強勁的利好消息;其次是拓寬吸引外資的渠道;此外吸引外國戰略投資者,吸收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是目的之一。 《辦法》第二條明確指出,此《辦法》適用于外國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通過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長期戰略性并購投資,取得該公司A股股份的行為。 按照規定,外國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后,首次取得的股份不得低于公司總股份10%,并在三年內不得轉讓。 萬國測評董事長張長虹認為,從短期看,《辦法》給市場帶來的利好消息非常明顯,這將直接吸引外國資金進入A股市場,同時三年之后可以流通,增加了外資進入市場后的退出機制,增強了吸引外資的積極性,也為后來IPO和再融資增加了資金供給。 多數外資都對這次解禁表示歡迎,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副總裁孟良認為,這項政策很好,外資的積極性會非常大。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10%以上的股份,在股改之后股權相對分散的公司基本可以成為大股東,這就可以使外資進入董事會,而有一定期限的鎖定,更會加大外資對公司治理改善的動力。在內資改善公司質量缺乏手段的時候,引入外資不失為一個良舉。 冷辨“三年”之鎖 《辦法》出臺加速了市場的正效應,但市場人士在抱有積極性的同時,仍在冷靜觀察“三年”期限所帶來的后續效應。 左小蕾表示,引入外資帶來的另外一個利好在于,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總要解禁,而外資的參與再加上有鎖定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擴容的壓力。 與此相對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引入外資的同時,要注意相關政策的延續性,《辦法》中“三年”的持股期限,雖然增加了外資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但同時也會打消一些外資的投資熱情。 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表示,即便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投資者,也是需要流動性的。所以,“任何投資的鎖定都是不受投資者歡迎的。” 南京一家欲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自去年上半年開始一直在努力申請上市,但由于券商的問題被耽擱,隨后股改,至今上市問題仍被擱置。 1月6日,該公司董秘告訴記者,我們相信在今年能夠上市,當然更希望外資能夠參與公司的IPO,畢竟目前市場低迷,資金并不活躍,有外資參與,對公司IPO應該算是一個利好。 持這種觀點的人士表示,這次《辦法》出臺,為即將開始的IPO解禁提供了資金支持,而解禁最有可能的是從中小企業板開始。而該板塊的成長性正是外資戰略投資所需要的。屆時,一場由外資進入引發的并購風潮可能會在A股市場刮起。 值得注意的背景是,按照實現加入WTO承諾,今年年底國內金融市場將對外資全面開放。而管理層在年初推出A股引入外資政策也是大勢使然。 有外資人士也對未來外資在A股市場的同等待遇問題做出分析,QFII與這次戰略投資者身份的投資限制不同,而一個市場對同樣外資有不同的待遇,從道理上講不通,這也是需要管理層日后考慮的問題。 張長虹認為,引入外資之后,對于那些成長性較好的中小企業,將會帶來非常明顯的利好。 有市場人士對后續配套措施能否及時跟進提出保守意見。 一位券商老總認為,從長期來看,外資進入市場將會帶來投資理念的變化,而這種投資理念的鲇魚效應是否有利,目前還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投資者未來面對的投資風險并不會減弱。 需要指出的是,在對外資開放之后,國內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會計制度和價格行情,都將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國內證券市場抵御外界干擾的能力也將減弱。 另外,監管層還將面對“如何做到有效監管”的考驗。 市場人士擔心,國內資金通過在境外注冊達到外資身份的目的后,與其他資金合力在市場上操縱個股的情況將可能發生。“畢竟在之前的產業投資,已經大量發生過這樣的轉換資本身份的情況。”一位券商表示。 接近商務部的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引入外資進入A股,《辦法》只是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整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相信還會有更多的配套法規不斷跟進。” 不過這次28號令,已經被視為證券市場向外資開放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文件。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目前向外界表示,“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則向市場發出了一個重要信息:A股市場將進一步向外資開放。” B股退出加速? 月底A股向外國投資者開閘之后,國內證券市場外資的投資將成為三種渠道并存的局面,而B股的去留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種是通過QFII,經過批準的可以在國內A股市場投資的機構。但這種投資方式目前規模尚還處在有限階段。截至2005年12月31日,在已經批準的32家QFII外匯投資額度100億美元中,使用額度僅為56.45億美元,占兩市總市值32430.15億元人民幣的1.4%,對市場拉動影響有限。 而外資直接投資市場的另一個渠道是B股市場。國外投資者直接可以用外幣進入這個市場。 相較以上兩種外資的投資形式,戰略投資者直接協議并購或在IPO時獲得定向增發將更有明顯優勢。 與QFII相比,上述《辦法》中的外資進入門檻更低。 按照規定,“資產總額不低于1億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實有資產總額不低于5億美元的”均可以成為戰略投資者,進入股改后的市場。而QFII的門檻額度是“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不少于一百億美元”,而經營期限和同業地位同樣是一個審批的指標,這就大大縮小了外資參與的數量。 此外,QFII在單一股票的投資上限是10%,而這次《辦法》中的投資者投資卻沒有規定上限,也是QFII無法比擬的。 天相投資董事長林義相認為,新管理辦法出臺后,外資可以直接進入A股,那QFII的作用將會明顯減小,基本等于是繞過了QFII,所以沒有必要存在。 但張長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這次規定的外資身份與QFII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同,QFII雖也注重價值投資,但也主要是在二級市場的一種價差操作方式,而戰略投資者更注重公司的成長性。 樂觀人士預計,未來市場的外資投資模式,很可能是這次《辦法》中規定的投資者和QFII雙頭并進的景象,而B股將遲早退出歷史舞臺。 來自一家券商的消息稱,上海一家含B股的上市公司(上海永久)正在制訂B股的退出方案,而這家公司也是較早進行股改的公司之一。 該公司董秘袁志堅對此否認,取消B股目前沒有實質動作。雖然上海永久此時表示尚無動作,但上述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早在去年10月該公司股改時,其高管已經表達了在2006年取消B股的意愿。 關于B股去向問題,記者日前在“人大資本市場論壇”上詢問證監會研究部主任李青原時,她并沒有直接否認B股將退出的說法,只表示“一切都在研究之中,還沒有最后確定”。 目前B股長期停止發新股。且市值很小,經濟學家韓志國認為其投融資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價值發現功能均已消失,B股市場早已被邊緣化。 “股改之后,一個市場同一只股票有兩種價格,顯然是不合理的。”一位上海含有B股公司的董秘認為,取消B股將是市場統一的選擇。 上述券商人士透露,目前正在研究的B股退出方案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并入A股,一種是通過溢價收購方式將B股最終收回。 張長虹更傾向于后一種方案。他認為目前B股與A股價格差僅在30%左右,最后兩股價格很可能趨同,自然合并將成為趨勢,B股消失不可避免。 兩市A、B股具有外資股背景的上市公司數量 外資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方式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