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股權投資熱潮未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4日 22:01 《財經時報》 | |||||||||
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看到了中國的制度缺陷、監管滯后和經濟發展潛藏的巨大商機,正以高漲的熱情垂青中國市場,他們希望利用自身掌握的資本和運用資本的技能,賺取“中國利潤” □本報記者 岳冰清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10月25日宣布斥資3.75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的建筑設備制造商——徐工機械85%的股份。坊間認為,從財務角度看,凱雷出價偏高;但從另一角度看,此舉說明該基金眼光長遠。 其真正用意在于獲得一個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的資格。 在香港一家投行資深人士看來,私人股權基金是瞄準了中國的體制缺陷和經濟發展潛藏的巨大商業機會,他們期望借助自身在發達資本市場積累的經驗優勢,賺取“中國利潤”。 凱雷帶動新一輪投資熱 此前,凱雷已與軟銀亞洲共同出資4500萬美元投資天津順馳不動產網絡集團;另外,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股東以超過90%的贊成票通過了凱雷以4億美元收購太保24.9%股權的協議。 凱雷集團亞洲基金聯席主管楊向東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表示,收購徐工成功的關鍵是凱雷長遠的眼光及資源的投入和承諾,且凱雷具備廣闊的全球網絡、完整的亞洲平臺及在各個行業包括工業界的投資經驗,這都是“凱雷的優勢”。 目前,凱雷投資在亞太區(包括日本)共有四支基金,規模達19億美元。其中凱雷亞洲合伙人基金成立于1998年,為是次投資徐工機械的基金,該基金為企業收購基金,規模約7.5億美元。目前,凱雷在中國創業投資和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約2億美元,加上本次投入的3.75億美元,其在中國的總規模已相當可觀。 就在凱雷活躍于中國收購市場時,剛離開軟銀亞洲的黃晶生開始在上海忙于BAIN CAPITAL上海辦事處的籌備工作。這家位列美國前10位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因加盟參與海爾收購美泰而被國內傳媒知悉。 幫助國內企業收購海外企業是私人股權投資的另一項主要業務。目前,國內企業與私人股權投資聯合完成海外收購已漸成趨勢。典型的案例是2002年11月,網通、新橋和軟銀亞洲聯合收購亞洲環球電訊;2005年,GA、TPG和新橋聯合投資聯想,并助推后者收購IBM的PC資產。 走進來、送出去,都牽扯上了私人股權投資的身影。 經過數年的鋪墊,以華平、新橋為代表的私人股權投資先驅已完成“探路”中國的過程和使命。 真正的熱潮還未到來 據普華永道與3i公司發布的數據,1998年到2003年,全球私人股權投資機構累計融資約9010.9億美元,累積投資額為6831.1億美元,還有2179.8億美元在尋找出路。 2004年,亞洲私人股權總投資額為116億美元,其中有超過30億美元的資金希望投資中國。2005年上半年,以亞洲為主的新興市場已出現15個私人股權基金,每支規模均超10億美元。 一位資深的國際投資銀行家據此判斷,私人股權基金呈“過度”跡象。這個判斷得到華平投資總裁孫強的認同。 但更多從業人員對此否定。在他們看來,像凱雷、華平這樣在美國排名前20位的公司來到中國的寥寥無幾,真正有底氣的公司還在觀望,市場高潮遠未到來。 考驗甄別和獲取能力 有本土資深市場人士透露,2002年有關機構就已做過關于私人股權基金的前瞻性研究。這些公開進入市場的基金未來將是攪動中國市場的主力部隊,它們定位清晰——首先突破地方省級國企,目前還不奢望分“央企之羹湯”。 他認為,目前國內項目的確很多,這對私人股權投資也是一種考驗,比如,考驗他們對項目的甄別和獲取能力。在他看來,目前私人股權投資在上述方面還有欠缺,他們尚屬于原始的亂撞階段,對本土公司的做事方式還不能兼容。 其實,外來者能否站住腳,關鍵在其調動、整合資源和資源落地的能力。 徐工交易的敲定反映出,真正的實力投資公司在處理政府關系、帶動相關資源和把握交易細節上,展現出了更加靈活的商業技巧和堅韌的耐力。面對中國市場錯綜復雜的關系,其完成交易的想像力和突破能力已提高到新的層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