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正文
 

境外交易所大兵壓境 滬深交易節節敗退所尋出路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3日 16:22 《資本市場》

  總撰文/陳言

  如今,滬深交易所正面臨窘境,不但新股停止發行導致收入的貧血,而且境外交易所的鼓惑又使優質企業紛紛遠赴他國,在國內股市大環境還沒有決定性的向好下,證監會的懷抱也無法使之雄振,而無動于衷和逃避顯然有違愿景,創新也不能涸澤而漁,根本出路已被國外驗證,——即走商業化的市場之路,才是重獲信任、活力和實力之本。

  與過去的八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有點不一樣,9月8~11日蒞臨在廈門舉行的第九屆的境外交易所不僅數量多,而且連泰國這樣的中小國家也把橄欖枝伸向了中國企業。此外,還有像韓國證券交易所那樣將第一家上市外國企業的夢想寄托于中國的。

  然至今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已經和韓國、泰國證券交易所正式簽訂上市協議,但按照歷史經驗來估計這只是時間問題。而且,一旦有中國企業吃了螃蟹之后,就會迅速形成眾多企業跟隨的羊群效應。

  早在2002年底,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截至去年底,已有68家中國內地相關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占新加坡625家上市公司的11%。而在2004年一年中,就有33家中國內地相關企業在新加坡交易所首發上市,占其全年新上市公司總數的40%。

  有望成為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第二的可能要數東京證券交易所了。去年10月,具有中國背景的新華財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Mothers(具有高度成長可能性的風險企業)市場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Mothers市場上市的海外公司。在歐美企業紛紛逃離的情況下,東京證券交易所將中國企業到日本上市作為了新收入來源。從去年以來,東京證券交易所多次到中國各地進行巡回演講,吸引中國公司到日本上市。

  香港聯交所企業傳訊部副總監陳涓涓表示,“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大大提升了香港證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對香港市場的發展很有裨益。”

  而在這種簡單表述背后的具體數字,則非常驚人。1992年底時,香港證券市場的總市值只有13322億港元,而2004年年底的數字已超過66000億港元。其中,僅中國內地企業的總市值即為20205億港元,占總市值的30.61%。到2004年底時,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總數為304家,中國內地企業占整體市場上市公司數量的28%。僅2004年就有44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主板及創業板首次上市,共籌集資金754億港元,占整體

股票市場首次上市集資額的79%;2004年,中國內地企業全年的總成交金額為16651億港元,占股票市場總成交金額的49%。

  中國企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集中上市,似乎有著容易被人誤解的政治意圖在內。但是,這顯然無法解釋中國企業成為紐約交易所在亞太區最大上市公司來源地。紐約交易所媒體關系經理Christian Brakman說,在紐約交易所80多家來自亞太區的上市公司中,有17家來自中國內地,它們的總市值超過了2700億美元。至此,中國內地已經成為紐約交易所在亞太區最大的上市公司來源地。

  去年以來,對未來可能的上市企業狀況,深圳證券交易所組織力量進行了全國性的調查。調查顯示,盡管我國各地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企業,但這些有上市意愿的企業中愿意選擇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只占較小的比重,相當部分企業首選海外上市。在花費了500多萬元的公關費用后,皖南一家民營企業上市申請即將通過發審委的審核,但王小石向待上市企業出售發審委名單問題的突然暴露,令其27次的公關之旅前功盡棄。最終,這家民營企業的朱老板決定改道海外上市。

  相較過去的自發式更加嚴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動用政策鼓勵企業到海外上市。按照江蘇省政府專門成立的百家民營企業境外融資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劃,他們力圖在3年內推動100家民營企業到境外上市,所謂“W3100”工程。而通過核準上市的民營企業,可獲得政府的30萬元補貼。此外,江蘇省政府還在陸續出臺一系列的具體優惠措施,強化和加大對企業境外上市的扶持力度。而早在江蘇啟動W3100工程之前,浙江省的民營企業海外上市已經風起云涌。

  中國證券業規劃委員會委員波濤說,促使中國企業選擇海外上市而不是內地上市的主要因素,是對內地股市融資體制整體效率低下的強烈不滿。我國境內有直接融資需求企業的不滿意之處相當集中,集中在認為滬深股市與境外市場比較,存在上市條件高、審批時間長、上市成功率低、標準不明確、程序不透明和再融資困難等不利之處。

  韓國交易所副總裁鄭鶴鵬說,按照韓國交易所目前的上市規則,只有已在其他市場上市的外國企業才能在韓國交易所掛牌。滬深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的要求之高,在全世界證券市場上是比較少見的。因此,韓國交易所希望吸引的中國企業,就是1386家上市公司中沒有再融資資格的那近八成公司。

  滬深交易所節節敗退

  境外交易所大兵壓境式地進軍中國,最為典型的一次是今年5月24日了。

  當天,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韓國交易所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高層,悉數出席第八屆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2005

中國經濟高峰會。

  海外證券交易所高管如此集中的在中國現身,無疑就是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中國企業前往海外發行證券。

  在境外交易所這種攻城掠地進占下,滬深證券交易所在融資方面幾乎完全失去了抗衡的能力。2004年,深滬兩地股市股票上市融資額又一次被香港股市的國內企業海外上市融資額所超越。而截至2004年底,我國內地企業赴香港、新加坡、美國三地上市的總市值已達3492億美元,不僅相當接近我國深滬兩地股市的總市值,而且已是它們流通市值的約2.47倍了。

  按照世界交易所聯盟公布的總市值數據,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排名連續下滑。截至2004年底,上海以314億美元總市值居第20位,深圳以133億美元總市值居第26位。滬深證券交易所加起來的總市值,僅僅略微超過韓國的425億美元,而只相當于排名第一的紐約交易所的3.52%。

  此外,東京、納斯達克、倫敦、歐洲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分別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總和的7.96倍、7.90倍、6.30倍、5.46倍。由于2005年基本沒有多少上市公司進行首發及再融資,滬深證券交易所今年年底時的排名肯定還會繼續下降。

  中國證券業規劃委員會委員波濤說,這些情況說明,滬深股市在企業融資的國際

競爭力方面已開始全面不敵海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境內海外上市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是行業內具有高度競爭優勢的企業。不論大、中、小型企業,不論國企還是民企,基本都是所屬細分行業中的有力競爭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