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制度建設與管制效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9日 09:27 中國證券報 | |||||||||
文/顧子明 這幾年,制度經濟學在我國受到重視的程度可謂是一言九鼎,幾乎所有的主流經濟學家都成了這一學說竭盡全力的追捧者。尤其是在論及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上,幾乎只能聽到的唯一的一個聲音就是產權改革,而產權改革的目標無非就是將國有資產變賣、即使是無償贈送也在所不惜。從中西方產權性質的比較來看,國有資產代理層次多,產權歸屬缺乏具體
無論人們多么崇尚自由,但真正贊成實行無政府主義的人恐怕還是寥寥無幾,完全放任自流的經濟體制也只不過是一個烏托邦。只要看看美國新奧爾良市在遭受颶風襲擊以后,由于管制暫時的失效而出現的一度失控的局面,就足以證明缺乏管制下的人往往會野性大發,就會做出危及社會和他人的暴行來。盡管管制是有成本的,但在缺乏管制的情況之下,會使社會遭受更大的傷害。為此,不管是對于社會活動還是對于經濟活動來說,管制始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抑制劑。這就如同汽車上的剎車一樣,缺乏管制的經濟和社會就會陷入瘋狂而自我摧殘,以至于毀滅。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及這樣一個問題,產權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唯一元素。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管制的條件之下,私有制必然會極度擴張其掠奪性的一面,進而導致社會總福利的遞減。對于這一點,只要看看如今不斷發生的煤礦事故,即可從中找到答案。在幾乎所有的礦難事故中,肇事者無一例外的都是私營業主。礦主們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手段,都要與當權者勾結在一起。無非是想通過這種途徑,以使管制失效,將自身的利益極大化。盡管國有煤礦也曾發生礦難事故,但所占的比率要小得多,這是由于管制在那里能夠有效實施的緣故。 其實,官煤勾結的實質就是通過尋租的途徑來削弱管制的力量,最終使管制行同虛設、有名無實。解決的路徑,當然在于打破官煤勾結的聯盟。如何打破,顯然又不是一道撤資令就可以解決的。一方面由于觸及到了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自然會受到強烈的抵制。另一方面則由于管制成本隨著管制路徑的增加而急劇上升,令管制效率大打折扣,這早已經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正是由于管制成本的存在,有時甚至會很高,反而成了抗令者得以蒙混過關的安然屏障。這就是在撤資禁令期限到來的時刻,撤資者依然寥寥無幾的原因所在。因此,對于任何一項制度,如何做到真正使其落在實處,除了要考慮制度本身的建設以外,還必須考慮管制效率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政府有關部門在藥品價格管制上的屢屢失效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自1997年10月以來,國家對15種抗生素藥品和32種生物制品已實行了17次的降價,而累計降價金額亦超過了340億元。但從降價后的實際效果來看,老百姓從中得到的實惠并不多。在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當中,患者用藥的決定權又全部由醫生掌握的情況下,僅靠一紙限價令是無論如何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的。醫生可以不再開降價的藥,藥廠也可以不再生產降價的藥。也可以通過改頭換面,新瓶裝舊酒的辦法,給藥換個名稱、換些劑量的手法,巧立名目地來回避管制。而監管者要從中一一鑒別出真偽來所要花費的成本之巨大,令有效管制幾乎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醫藥行業中,各種所有制形式一應俱全,競爭亦不可謂不激烈,但依然未能解決利益團體通過共同竄謀來對患者的剝奪。 顯然,僅通過產權變革來推動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是不現實的。私有制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血腥掠奪的稟性,在其自私天性的驅動之下,不會必然地促進社會總財富的增長。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管制的條件下,強勢者對弱勢者的剝奪就是一種必然。因此,制度建設不僅僅是一堆公文,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管制能否到位,是否有效。否則就只能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廢話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