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政策應緩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8日 21:42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作者:北京 劉兆輝 最近,監管層傳出了股改后市場化發行、引入做空機制、適時推出股指期貨等聲音,管理層希望通過制度的推進來實現中國股市運行機制的合理化,但這卻可能再次造成股市的災難。
股改后直接推行市場化發行,還要推行做空機制、股指期貨,雖然股改以后的價值中樞不一定合理,但是我們的市場如果真的推出了以上的政策,不合理的價值中樞也會在下跌中變得合理了。這些措施一旦實行,我們只能夠接受中國股市最終靠下跌接軌這一血淋淋的事實了。 我們都知道股權分置下的定價機制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須要進行股改,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既然管理層認為股改后能夠順利推出上述政策,那么無疑說明股改后市場的價值中樞是合理的。 如果解決了股權分置就能使市場的價值中樞變得合理,就能順利推行做空機制等政策,那么就不用再去計較對價的多少。其實從目前股改的實施情況看,哪怕是10股送1股也會被通過的。既然這樣就能解決股權分置,還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又能被流通股表決的通過,那么采用就最低限度折股的股改方案把股改進行下去好了。但問題是這樣的股改后,中國股市的價值中樞是否就真的合理了呢?解決股權分置就能實現中國股市的定價合理,這一推論是經不起推敲的。 換一個角度,就算平均10股送3股的對價可能實現股市的定價機制的合理,我們的股市政策也不能直接推出這么多市場化措施。這樣的政策態度只能是仍然在拿股市做實驗,會給投資者帶來不確定的預期,影響整個市場的信心的。市場化發行或是做空機制,應該根據市場的承受能力逐步推出,比如從高門檻的市場化發行逐步降低到低門檻的市場化發行轉變。不拿市場當實驗品的量體裁衣的做法,市場才會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成熟股市之所以能夠帶動全社會的企業效益走好,并成為國家經濟的晴雨表,是因為股市的資金大量流入社會,從而撬動全社會企業業績實現的。強行市場化制度后的股市即使制度上完美了,但真正參與中國股市的社會資本,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覆水難收,投資者的信心一旦再度被摧殘了,就無法再重新凝聚。如果投資者都失去了信心,一個沒有資金參與的股市又能怎么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