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焦點透視 > 新浪財經管理專欄_融勤國際 > 正文
 

融勤國際:投資市場分析 渠道有限產品待創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4日 13:38 新浪財經

  融勤國際上海公司 程飚

  偶有朋友提到10月15日工行承銷的2005年憑證式(五期)國債百姓認購踴躍,有人居然凌晨2點去銀行門口排隊才有幸獲得銀行只給近百人中前三十個限額3萬元的認購號牌。而此投資產品只是3年期票面年利率3.24%的國債品種, 如在歐美國家出現這一現象肯定會成為新聞熱點,不禁感嘆國人對投資產品選擇余地的局限。

  作為一普通百姓,目前可選擇的投資品種有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信托、保險、地產、黃金、收藏品、期貨、外匯......等等,這十幾大類的投資品種貌似齊全,但與海外的產品相比,立顯捉襟見肘;仔細研究國內現有的產品,我們會發現其結構和工具的簡單,當然這與國人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產品之間的矛盾,以及央行尚未推出的人民幣衍生產品有一定的聯系。

  我們粗略分析一下購買國債的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國債是風險很低的投資品種,按經濟學家Franco Ma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設,購買國債的投資者屬于長者期,也即以長期保本安全為主,不損失本金,有固定收益,比定期存款高1%-3%,具有低風險高變現性。然而,國內國債市場的投資者并不全是長者,而且長者只占了很小一部分,10月14日《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的“市場瘋狂做多再做多,國債指數創歷史最高收盤點”,可見整個投資市場對國債的追捧。

  是什么驅動投資者對債市的熱衷呢?市場就沒有其他值得投資的品種了嗎?

  中國近幾年股市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相對少數人的盈利未能掩蓋股市投資與每年GDP快速增長的矛盾,伴隨著不斷擴容的市場,不得不讓投資者持謹慎態度。基金和信托由于投資工具的貧乏,限于現有的股市和債市上做文章,在缺乏對沖機制和衍生產品的情況下,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基金和信托產品在承受一定風險基礎上所給予的回報,則不能滿足投資者理性的需求。

  政府對地產的調控使投資者對調控前豐厚盈利的地產業不得不持觀望態度,近幾月房產交易萎縮的成交量和地產商不斷降價促銷的現象進一步證實了投資者的判斷,由于調控而產生的流動性限制以及對未來投資回報預期的不確定性使投資者對地產投資望而止步。黃金及收藏品(如藝術畫、

郵票、古董等)由于其專業性特征決定了不能為大眾投資者所普遍接受。盛行不久的外匯投資和
理財
面臨著
人民幣升值
的預期,也很難成為享受海外各種金融產品的新渠道,而絕對高風險的期貨市場又遠超出大多數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被大眾投資普遍認為無風險的銀行存款所給予投資者的利息還不能抵消不斷攀升的通貨膨脹率,而保險只是對銀行存款利息做了個數學方程游戲。最終,面對多數投資品種風險和回報不完全對稱的投資市場,投資者放棄分散風險和投資組合理念,把有限的債券品種作為了投資的首選。

  慶幸的是央行正積極為開拓百姓投資品種創造條件。從央行逐步放開的銀行理財業務,到肯定商業銀行有附加條件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理財計劃或相關產品,以及吳曉靈副行長在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加入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簽字儀式上的講話,都體現了國家對大眾投資的重視和關心。

  就投資市場現狀,投資者可以跳出傳統的選擇產品的投資模式,嘗試主動出擊,尋找能夠平衡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的切入點,在一定的信用機制下,依托投資中介分享中國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

  在引進海外金融機構產品的同時,為大眾服務的投資機構可以引入海外私人銀行的服務理念,根據客戶需求量身裁制地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產品設計和創新。殷切期盼著中國大眾投資者能夠隨著中國金融體制的逐步完善,在不久的將來享受到和國際投資者一樣廣泛的投資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7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