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高華等待首單IPO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3日 11:2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黃利明 北京報道 通過巧妙的股權設置,高盛順利地全面進入了中國的證券行業。在外界看來,高盛高華證券與高華證券獨立存在,但在高盛內部,則是統一由高盛說了算,高盛高華、高華證券以及高盛中國業務部只不過是高盛中國大棋局的三個分支機構。而且,本報獲悉,一旦政策允許,高盛將真正統一這三個分支機構,變成完整的高盛中國。
現在,高盛高華證券和高華證券將目標瞄準了高端客戶,而且已經開始操作一單IPO項目,并期望這將是重啟IPO之后的首單業務。 取得控制權 1995年,當中國建設銀行邀請高盛參與中金公司的組建時,高盛拒絕了。理由是高盛擔心最終無法獲取合資公司的控制權。 隨后,摩根士丹利借機參與了中國第一家合資投資銀行的創立。但業內人士卻稱,摩根士丹利之后與合資公司漸行漸遠,逐步淡出對公司的管理,而且不再輸入投資銀行技術,演變為單純的股權投資。 2001年年底至2003年夏天,原證監會主席周小川與現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向高盛數次詢問:“高盛是否考慮以‘買門票’的方式進入中國的計劃?” 這一次,高盛抓住了機會。 2003年,一個由高盛公司董事長亨利。鮑爾森直接領導的專案小組隨即成立,正式啟動在中國建立合資證券公司的計劃。 為了進入中國,高盛設計了三個步驟:一是為海南證券解決歷史包袱,捐贈5.1億元,二是借助外力組建高華證券,再通過與高華證券的合資組建高盛高華證券。 在高華證券成立時,高盛尋找到了方風雷出任董事長。高盛為方風雷團隊提供了8億元的商業貸款。同時,與高盛一直關系密切的聯想投入2.72億元,高華證券最終于2004年10月成立,為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10.72億元。高華證券持有在中國境內經營全面證券業務的執照,可經營A股及A股可轉換債券的經紀和交易服務以及其他經許可的業務。 2004年12月2日,高盛宣布,公司與高華證券組建高盛高華證券,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的股份,而高華證券則擁有其余67%的股份。高盛高華可以承銷本地上市的A 股項目、人民幣企業債券和可轉換債券,也可提供國內金融顧問及其它服務。 分立與統一 表面上看來,高盛高華證券和高華證券是獨立存在的,但據了解,在高盛內部,則是統一由高盛說了算。高盛高華、高華證券以及高盛中國業務部只不過是高盛中國大棋局的三個分支機構,分工不同而已,高盛高華做國內投行業務,高華證券做國內證券交易,高盛中國業務部則負責中國企業的海外業務。“高華”即是“高盛中華”之意。 本報獲知,方風雷更多的是職業經理人的角色,雖然同時掌管著高盛高華和高華證券的大局,但最終決定權還是由首席運營官馬德高(Peter McDonald)負責,只是在中國業務方面,方風雷的人脈和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使其意見成為重要的參考。馬德高在加入高華之前,曾在高盛擔任董事總經理,對亞洲市場頗為了解。 另外,聯想方面由于與高盛關系非常密切,所以雖然投資高華證券,但現在并沒有委派任何人員進入,處于完全信任的狀態。 據了解,一旦政策允許,高盛確實將按計劃真正統一這三個分支機構,變成完整的高盛中國。并且,高盛將真正獲得高華證券中方風雷團隊的股權,甚至于聯想方面所持有的股權。但她并沒有透露,最終方風雷團隊會否保留部分股份。 高盛亞洲新聞發言人張東梅則介紹說,現在高盛對三方人員進行統一調配,同時不會在三方進行部門的重復設置和人員工作的重復安排,比如高盛亞洲和高盛中國業務部門、高盛高華、高華不會同設一個研究汽車行業的分析師。 據悉,現在高華和高盛高華的團隊培訓都是由高盛方面進行全球的統一培訓,現在已經招募了100人左右,未來一年將陸續增加到200人。現在招募的工作人員當中,有許多來自于中金公司和中銀國際,方風雷曾經在這兩家公司中擔任過高層,并在其中積累了深厚的資源。 今年4月13日,通過高盛公關部,高華證券宣布任命許小年為研究部主管,常駐北京。馬德高就此任命發表評論說:“許先生的任命只是一個開端,我們還會繼續聘請優秀人才。高華證券立足中國,致力于為國內和國際客戶提供上乘的服務。” 操作首單IPO 接近高盛方面的人士透露,現在高盛高華所接洽的項目并不少,現在已經開始操作一項IPO業務。高盛方面希望,這是國內A股重啟IPO之后的首個上市項目。目前,高盛高華和高華證券均保持低調,就是為了全力做好該項目。如果最終一切順利,高盛方面將會對高盛高華證券和高華證券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 本報獲悉,該IPO項目很可能是湖北的一家中小板上市企業。 根據相關規定,新設立的證券公司必須與其他證券公司完成聯席承銷6單業務之后,才能獲得主承銷商的資格。所以,該項目現在是和國內某券商共同操作。 而高華證券方面,正在忙于證券營業部的建設。今年6月,高盛高華獲準在上海和北京各設立一家證券營業部,開展經紀業務,籌建期限均為6個月。根據相關要求,其經紀業務需按照第三方獨立存管的方式,管理客戶交易結算資金。 張東梅也表示,高盛在中國的業務策略就是瞄準高端客戶,即國內大型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及代表著行業發展前景和行業領先的公司。對于一些有問題的公司,高盛會采取寧愿放棄的原則,因為高盛不會因為某一單業務而毀掉自己積累了百年的品牌,這也是為什么高盛一直不愿意進行合資的原因。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