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費快速繁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1日 08:06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王維波 18日,中國工商銀行發布了《小額帳戶歸并通告》,要求客戶及時歸并或注銷長期不動和無需使用的人民幣個人小額活期存款賬戶(包括儲蓄存折、借記卡)。同時表示,工商銀行會考慮在合適的時候對小額人民幣活期存款賬戶收費。而就在前幾日,深圳市14家銀行正式開始收取大額提現手續費,該市各大商業銀行也針對個人儲蓄賬戶收取了每年10元左右的
服務收費愈演愈烈 銀行對個人收費并非始于今日,2002年一些銀行就開始了收費的嘗試。最先出現的收費項目是銀行卡異地跨行取現業務,按交易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費用,隨后本地跨行交易也收取2元/筆的固定費用。而此后僅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銀行收費項目便快速繁衍成一個很大的“種群”,而且各大商業銀行或全部或部分地加入了收費行列。 記者在建行北京分行的營業部發現,其關于對小額賬戶收取管理費的公告貼在了大廳的醒目位置。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9月21日收費就開始了。當記者來到中行北京的營業部詢問時,有關工作人員稱尚沒有接到對小額賬戶進行收費的通知,現通告的是對借記卡收取年費。但該工作人員表示,對小額賬戶收取管理費是趨勢,中行也應會有所動作。 從目前看,收費項目名目繁多,有銀行卡跨行轉賬收費,銀行卡收取年費,異地通存通兌收費等;還有提前還貸違約費、開卡工本費、無卡存款手續費、掛失費、銷卡費、賬戶余額證明費、同城他行轉賬費等;近日據傳又在醞釀跨行查詢余額收費……種種跡象表明,銀行服務收費現象愈演愈烈,大有無所不包之勢。 各方分歧依然很大 對于銀行向個人收費,分歧依然較大,且各有各的說詞。工商銀行說,這是在幫助客戶管好用好自己的銀行賬戶,同時也有效提高自己計算機系統的運行效率,更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而建行認為,收費是讓銀行和客戶雙贏,且合法合規,也充分考慮了客戶承受能力。 儲戶們則有不同的看法。記者就在某銀行營業部聽到一些議論。有位上了年紀的顧客質疑,存款是支援國家建設,怎么還向儲戶收費呢?另一位插話說,我們將錢給銀行讓它去賺錢,它還收我們的費,這真有些說不過去,那我們還存錢干什么? 而專業人士有著更深層的思考。平安證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子欽表示,銀行服務收費應是一個趨勢,這是銀行作為企業的性質所決定的。既然是企業,它就要計算成本和收益。以小額賬戶為例,目前國內大的商業銀行所管理的帳戶中,都有相當數量的“休眠賬戶”,這些賬戶不會為銀行帶來收益,但卻要花大量的財力進行維護。因此,銀行通過收費方式壓縮賬戶數量,對銀行控制成本是有利的。當然收益是不言自明的,比如以全國6億多張銀行卡計算,若每年收費10元,則銀行將增加60多億元的收入。 世紀證券研發中心資深研究員李文認為,由于2003年6月份銀監會和國家發改委就發布了《商業銀行服務收費的規定》,對商業銀行的服務收費進行了規范。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商業銀行的收費也就有了依據。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商業銀行而言,收費固然能獲得收入,也還是要采取謹慎的態度。因為商業銀行盡管已成為企業,但仍得到政府的很多支持和政策優惠,它的信用在相當程度上是來源于國家的信用;況且銀行間競爭并不充分,仍存在一定的壟斷性,在與客戶的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銀行若必須收費則應做好充分的工作,循序漸進,更不能強行收費。而在收費后更要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完善治理結構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取得社會的理解。 不過,邵子欽認為,面對銀行越來越多的收費項目,儲戶也要計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與銀行進行博弈。比如將許多賬戶合并——或許可以形成一個大額賬戶,甚至還有可能獲得VIP身份;小額部分可以放在手頭上,既可以方便消費也可以節省存取的時間;甚至可以去一些不收費的小銀行存取款。這樣經過雙方的計算和競爭,就可以達到一種各方可以接受的平衡。 上市銀行受益多少 銀行對個人收費從無到有,對銀行來講,肯定是有利的,增加效益也是很明顯的。根據有關數字,目前工商行的個人賬戶大約4億個,如果經過歸并后最后總數降到3億個,若收費標準為每年12元即每月一元,則工商行每年將增加36億元的收入,這些收入基本是沒有成本支出的。邵子欽認為,對銀行來說,增加收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 據李文介紹,我國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是存貸款利差,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遠低于國外銀行,因此從趨勢看,我國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長潛力很大。 但就目前上市銀行來說,通過收費獲得的收入顯然是有限的。根據李文的分析,2004年度招商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分別比恒生銀行、中銀香港高出49.1%和29.0%,但由于其他營業收入甚低,使招商銀行的營業收入分別比這兩家銀行低2.6%和1.4%。 也有人士分析,目前上市銀行大多規模較小,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它們能否真正達到對個人服務收費的目的,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